為回應時代 - 教育出版要有新思維


李家駒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兼香港教育圖書公司總編輯


全球化、資訊科技及知識社會 | 教改及學習方式的改變 | 知識結構的轉移 | 新教育出版 - 範式的轉移

全球化、資訊科技及知識社會

全球化是近年的熱門課題。資訊科技應用,是引發全球化現象的最重要動力之一。資訊科技是促成訊息相互交流 (interconnectedness) 的重要手段,令「時間」及「地域」的內涵和作用全然改觀。簡言之,資訊科技指將內容加以電子化,以網絡形式傳輸。透過先進而且愈來愈價錢廉宜的工具,人類的溝通和訊息交流變得即時和快速,令時間與地域的阻隔減少。這種技術的改變,涉及內容及載體,蘊藏的意義和作用堪稱革命性,對於傳統印刷形式,亦帶來革命性的衝擊。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的網站學識網設有不同科目的專網,將有關學習與教學材料上載,將出版服務進一步延伸。




本年新推出的初中、高中中文網,內容分為教師及學生專區。定時上載教學材料的電子版,令教師隨時可以輕鬆備課。

在資訊科技的推動下,資訊變得極為重要。全球化本質是跨越地域,打破國界及種族,因此人類愈來愈需要具有跨地域的意識和視野,要懂得掌握資訊;獲取知識,重視知識,結果促進了知識型社會 (konwledge-based society) 和知識型經濟 (knowledge-based economy) 的誕生。知識型社會的興起,又導致學習革命 (learning revolution) 的誕生。


一校本閱讀網:參與的每所學校可按校本的需要,在龐大的篇章庫之內選取文章,自動設定屬於自己的閱讀網。教師可因應學生的程度、校本的設計,規劃學生的閱讀計劃。教師同時可從旁監察學生的閱讀進度。




網上評估系統:易評網
一個龐大的網上評估系統,易於製作試卷、發放、批改及監控成績



教改及學習方式的改變

近十數年間,世界各地積極提倡教育和課程改革,對於知識的重視和投資屬前所未有。兩岸三地均先後進行多次教育及課程改革,目標就是要令學習適應未來社會的新需要。在知識型社會?,由於網絡發達,內容和資訊隨手拈來,重要的反而是能力和態度。故此,各地教改均強調培養技能和態度,而非硬的知識與資訊。講求如何吸引學習興趣,啟發學習者的潛能,攝取知識的新學習方法須要應運而生。

學習方法的改變,將影響閱讀方式,促進內容的編寫方式改變。在直述式、說明式之外,還要有探究、提問、引導和歸納;總之,書籍的內容和布局,須要按著讀者的閱讀過程而加以配合和鋪陳。若將過去舊式的教科書與現今的作一比較,分別就顯而易見。幾乎可以肯定地說,若將少圖、多文字、缺互動或交流環節與設計的舊式課本交到現在的學生手中,他們的學習興趣將會大打折扣,甚至影響最終的學習成效。總括而言,新的學習,強調以「學生為本」,而非「學科為本」;新的閱讀、新的出版,則須以「讀者為本」,而「非作者為本」、或「出版人為本」。


New Cert. Series
一套以全新概念編寫的會考參考書,重視學習策略,能力提升。



《高中中國語文應試訓練系列》
一套配合新高中中文而編寫的應試練習簿,強調策略訓練,貼近考試要求。


[頁首]


知識結構的轉變

明顯地,隨著社會的逐步轉型,知識結構亦有所改變。過去的基礎教育講求專精,現在則比較重視通材的訓練。現時基礎和大學教育的課程內容、課程結構正在不斷變化中,社會正步向多元化,比過去更需要通材,更需要具備有「能力」之士。學科結構正在改變,就算是舊有的科目的內涵亦正在改變中。知識結構重整,是知識型社會的必然結果。值得留意的,是各地的改革目標與方向在很大程度上竟不謀而合。除了知識重構及新學科出現外,就算是傳統的學科,內涵亦不斷轉變中,例如語文學習可結合跨學科元素。


《閱讀生活叢書》一套8冊
一套科學與人文學習結合的讀物,名家的科普文章,在閱讀中滲透科普知識,促進讀者反思。

  [頁首]


新教育出版 - 範式的轉移

教育是社會未來發展的一項重要工程,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轉變;為配合教育而有的出版亦須要不斷變化和更新。出版人的理想,往往是要走在讀者之前,在某程度上引導讀者。能與時並進的教育出版,需要在選題、內容、規劃、形式、經營、銷售、服務等方面,多作探索和思考,須要與讀者保持緊密的關係;須要有敢於承擔、創新的勇氣與鬥心。出版社面對的,是一個範式轉移的局面。

可以預想,「樂於思考、善於掌握、勇於嘗試、敢於創新」的思維,將會是範式轉移成與敗的重要關鍵。

「商務·教育沙龍」
自2003年6月起舉辦,為教師提供交流、分享和討論的空間,專就教育的重要議題討論。詳情可參閱學識網 (www.hkep.com)



© 1999-2008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   |   惡劣天氣活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