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國語文閱讀及寫作教學工作坊花絮
日 期︰ 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
時 間︰ 上午9時15分至中午12時正
地 點: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石門校園9樓901室演講廳
講 者︰ 陳慧女士、何志恒博士、蒲葦老師
首屆文憑試中國語文科閱讀能力(卷一)及寫作能力(卷二)已於3月28日應考,其中閱讀卷考材及寫作卷題目都較以往會考的長,需要學生有較佳的閱讀能力,才能理清考題,準確回應考核要點。而閱讀及寫作一向是初中語文學習的重要範疇,如何有效讓學生擁有穩固的閱讀及寫作基礎能力,以銜接高中課程呢?本公司於本年四月二十一日特別邀請陳慧女士(作家、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講師)、何志恒博士(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助理教授)及蒲葦老師(聖保羅書院中國語文科科主任),與老師分享中國語文閱讀及寫作的教學心得。


陳慧女士分享的講題為「閱讀與寫作的相融」。她認為社會上有普遍都誤以為閱讀只是為了寫作,導致學生因不愛寫作而放棄閱讀,但其實閱讀與寫作是獨立的,學生應建立「因閱讀去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以寫作去回應自己、回應世界」的正確態度,達至閱讀時閱讀、寫作時寫作。陳女士表示書本對讀者是有要求的,讀者需擁有理解、組織和分析的能力。「閱」是指檢驗、察看、經歷、總聚和容納;「讀」是指說、研究和專攻,所以閱讀是領會的過程。此外,寫作是一種關乎描述與敘述的知識和技藝,學生需要透過不斷練習,才能夠寫出感動別人的文章。


何志恒博士就分享了「照顧差異的語文教學素材可在哪裏尋?」。何博士認為學生可分為不同類型,如粗放型、敏銳型等,不同類型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和學習風格都有異。面對學生的差異,何博士認為老師應把興趣為基礎的探究與關鍵課程內容結合,提供引導學生成功的結構化學習,透過有效的交流分享,創造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由表達意見。何博士表示語文教學素材來自不同媒介,如時事、面書等,着重於見微知著並能聯繫學生學習,如要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素材必須能聯繫學生的生活、引發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動機和刺激多角度思考等。通過合適的教材,可發揮學生不同能力、不同背景、不同學習風格,營造積極的情感氣氛。


最後由蒲葦老師講解「情意比創意重要」。蒲老師認為高中中文科課程宗旨是提高讀、寫、聽、說的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自學能力和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等。老師應注重培養學生樂於寫作、勤於寫作、認真寫作的習慣。蒲老師指出人不是權威,真理才是,所以應存好奇的心,並培養對文字的敏感度,這樣才能寫出有情意的文章,得以感動讀者。

何志恒博士就分享了「照顧差異的語文教學素材可在哪裡尋?」 蒲葦老師分享「情意比創意重要」。

老師參觀《新視野初中中國語文》最新的教材。 老師專注於閱讀及寫作的教學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