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施忠連著《世界眼光中的孔子》介紹

書  名: 《世界眼光中的孔子》
作  者: 施忠連
出  版: 北京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0年

本書是《文史中國》叢書「世界的中國」系列的一種,藉著記述孔子的事蹟及其對世界的影響,體現了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說明中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組成部份。全書共有六章,以下是各章內容的簡介;

第一章〈萬世師表〉。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被英美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的祖先為宋國貴族,至其曾祖父遷到魯國定居。孔子生活於諸侯爭霸,天下大亂的春秋時代,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黎民百姓深表同情,痛恨統治階層的殘暴和腐敗,立志建立一個和諧的大同社會。孔子的仕途開始得非常晚,在五十一歲時才被任命為魯國中都(今山東省汶上縣)宰,後被提拔為大司寇,管司法和外交事務。齊國國君齊景公以美女和俊馬迷惑魯國國君魯定公,令魯定公荒廢政事,孔子多番進諫不果,心灰意冷,於五十五歲時離開魯國,周遊列國,考察各國的歷史和禮制,並游說諸侯以仁道治國。最後,繼位的魯哀公在孔子六十八歲時將他迎接回國,尊為國老,結束他十多年的漂泊生活。孔子以七十二歲高齡辭世,一生的言行事跡和哲學理想記載於共二十篇的《論語》之中。毫無疑問,孔子是中國文化的弘揚者,上承之前三千年的華夏文化,下啟之後二千五百年的中國文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亦將他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第二章〈體現人文精神的思想體系〉。仁、禮、德、義、中、和、信、行是孔子哲學理想的八個主要概念。「仁」的內涵非常深厚,對國君來說,仁者無敵,仁君是不會有敵國的,因為別國都不會與他為敵;對於普通人來說,「仁」即是愛別人,甚至為別人犧牲自己。「仁」的意思不能完全用文字去表達,總之就是至善至美的標準。「禮」用以規範人的行為,不合乎禮的事不要做,非禮勿視,非禮忽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德」是高尚卓越的精神和人格,精神遠比肉體重要,時常要保持精神上的高尚。「義」即是「正確」和「正當」,不義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取。「中」就是中庸之道,平衡而不偏激。「和」是和諧融洽,適用於人與人和國與國之間。「信」是誠實,真誠,不說謊,不虛偽。「行」就是實踐,做不到的事不說,說了就要做得到。

第三章〈東亞價值體系的建立者〉。孔子思想和儒家經典早在公元前兩世紀已傳入朝鮮半島,在高麗、百濟、新羅三國時期成為官學。儒家的價值觀念逐漸成為朝鮮的民族傳統,李朝大儒李滉(字景浩,號退溪,1501-1570)更將儒家思想發揚光大,被尊為韓國的孔子,韓國紙幣上亦印有他的頭像。儒家思想對日本的影響亦是很深的,百濟國博士王仁在公元285年隨使者赴日,獻《論語》,天皇設立學問所,以《論語》教育貴族子弟。聖德太子以儒家思想為本改革政治制度,制定憲法十七條,強調「禮」為治國之本。儒家思想強調階級秩序和尊君愛國,正好被統治者利用。日本和中國一樣分平民為四民,所不同的是中國最高一級為文人,而日本則為武士。江戶幕府為加強統治,大力推崇儒學,不但使儒學進入全盛時期,更與武士道融合,武士為主公賣命,不怕自殺,亦樂於殺人,不要自己的命,取別人的命,以為這就是「殺身成仁」,其實與孔子「犧牲自己,保護他人」、「死諫君主」和「為真理殉死」的意思全相違背。在東南亞地區,越南是受儒家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古代南越國以儒家經典教化人民,移風易俗。漢武帝於公元前112年滅南越國,設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派遣儒士前往管治,此後儒學在越南處於領導地位,吳朝、丁朝、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後黎朝和阮朝都獨尊儒術,甚至越南國父胡志明也受儒家思想影響極深。中國、朝鮮、日本和越南構成一個儒學文化圈,與歐美國家的基督教文化和西亞、中東及阿拉伯國家的伊斯蘭文化並列為三種世界文化。

第四章〈孔子與歐洲啟蒙運動〉。孔子的哲學思想在公元二世紀傳到歐洲,不過要去到十六世紀,意大利傳教士利馬竇才正式研究和翻譯儒家經典,出版了拉丁文譯本的《四書》,並著《基督教傳入中國史》,介紹孔子的哲學思想,以拉丁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法文和德文出版。其後,法國傳教士金尼閣將《五經》翻譯成拉丁文。在歐洲各國語言之中,儒家經典被譯成法文最多,因為法語是當時歐洲的通用語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周易》、《尚書》、《詩經》和《禮記》都被譯成法文,其他歐洲國家亦有將儒家經典翻譯成本國文字。歐洲很快就掀起一股「中國熱」,歐洲人對中國文化和來自中國的珍寶非常著迷,不少貴族都在自己的府第建造中國式庭園。德國哲學家兼數學家萊布尼茨、德國文學家歌德、法國重農學派始創人魁奈和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等都對孔子非常尊崇,啟蒙思想家們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批判貴族對平民的殘暴和教會對所謂異端的迫害,以孔子「不語怪力亂神」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反對教會的迷信主義。1793年的法國《人權和公民權宣言》亦受到了孔子哲學思想的影響:「自由是屬於所有人做一切不損害他人權利之事的權利,其原則為自然,其規則為正義,其保障為法律,其道德界限則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伏爾泰亦曾對和他辯論的人說:「我雖然不同意你這句話,但我誓死維護你說這句話的權利。」如果沒有孔子,歐洲就沒有啟蒙運動,歐洲的歷史將會改寫。世界的歷史亦因孔子的思想而改寫,歐洲啟蒙思想家利用孔子的思想維護人民的權利,中國的統治者則利用孔子的思想維護自己的統治,所以孔子的思想令歐洲進步,卻令中國原地踏步。

第五章〈孔子在現代世界的影響〉。自從崇拜中國文化的「洛可可時代」隨著法國大革命而終結,儒家思想被西方世界認為是保守和不合時代的腐朽之物。直到十九世紀末,儒學思想才在西方復興,美國哲學家愛默生、美國廢奴運動家梭羅和俄國作家托爾斯泰都對孔子的思想作出最高的讚美,印度聖雄甘地和美國民權運動家馬丁路德金亦受到孔子思想的影響。二十世紀上半葉,歐洲的漢學和儒學研究出現了新的高潮。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取代歐洲成為漢學和儒學研究的中心。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日本、韓國、香港、台灣和星加坡做出經濟奇蹟,促成西方世界重新發現孔子哲學思想的價值。《福布斯》雜誌在1983年12月19日刊登了亞瑟瓊斯的文章〈亞當斯密夫與孔子的相遇〉,以大量東亞企業家崛起的實例說明孔子思想中的刻苦勤奮、宗族情誼和家庭觀念對企業的發展和成功產生了不容忽視的作用。美國學者分析東亞國家的現代化模式,發現東亞國家的現代化模式和孔子的思想有密切關係。其中彼得伯格就指出:「西方的現代化模式是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現在東方經驗提供了另外一種模式,表明現代化不是非要靠個人主義不可,滲透到普通人靈魂中的儒家觀念給東亞經濟發展加以強大的推動力。」簡單來說,東亞國家是以集體主義達成現代化的。日本現代工業之父澀澤榮一著《論語與算盤》,主張結合儒學(義)和資本主義(利),更提出「士魂商才」的口號,影響了日本企業界。

第六章〈孔子思想對於當代世界的意義〉。孔子的影響遍及全世界,七十多所孔子學院散佈在五大洲,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堂掛著「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牌匾,加州將孔子的誕辰日定為教師節。孔子的話語常被應用於外交舞台,如果各國之間能做到孔子所說的「和而不同」,就能避免很多國際紛爭。儒家思想的階級觀念常被認為和人權觀念對立,但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狄百瑞就指出:「人權思想並非西方所獨有,儒家中包含了不少與人權相關、相似或相通的內容。」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安樂哲認為:「儒學雖然沒有產生西方式的普遍人權觀念,但是它的理論體系和它創造的文明同樣能夠保護個人的利益和安全,在這方面有時能比西方的人權觀念更好地發揮作用。人權的觀念促進西方文明發展的歷史功效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過度地跨大個人權利的作用最終要危害人權。儒家重禮的傳統與西方人權的觀念在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維護個體的權利、促進社會進步方面各有其長處,不能相互代替,不能以西方的普遍人權觀念來貶低東方的傳統。」美國學者羅斯蒙特亦指出:「美國市民如果不受個人權利至上觀念的束縛,而像儒家那樣做一個負責任的家庭成員、鄰居、朋友、市民或公民,那麼美國城市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治理。」市民社會的問題在二十世紀末開始受到歐美各國的重視,市民社會就是以自由和民主為基礎的法制社會。美國當代社會學家愛德華希爾斯發現孔子特別重視家庭和國家的作用,不知道要發揚社會團體的主動性,不懂得法律的重要性,不給商人以較高的社會地位,令東亞近代沒有產生出發達的市民社會。但同時,希爾斯亦發現孔子「限制君權」、「由知識份子理政」、「不把政治視為最高的價值和目標」和「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下為自己爭取利益」的思想有利於西方市民社會的運作,所以孔子可以說是市民社會思想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