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5
香港東區的歷史古蹟名勝

從地理劃分來說,東區位於香港島東北部,西以灣仔交滙處、告士打道、皇仁書院及勵德村和灣仔區為界;南以黑角頭和南區為界。它主要分為五個區域,其一是銅鑼灣東,包括炮台山南、天后一帶;其二是北角,包括炮台山北、北角半山;其三是鰂魚涌,即是太古城一帶;其四是筲箕灣,包括西灣河一帶以及其五是柴灣,包括杏花村、小西灣。總面積多達1,900公頃,人口逾六十餘萬,是香港最多人居住的區分之一,也是一個新舊混合的社區。

東區的歷史悠久,名勝古蹟也特別多。這是由於香港開埠前後,已有居民在柴灣生活,以漁獵維生,其後逐步擴展到筲箕灣一帶,建立了一條條小漁村。據悉在宋代時,已有不少商船和漁船當來往浙江、福建與廣州一帶之時,例必路經柴灣(古時稱為西灣)以為補給,或上岸取水,或買賣貨物等。而筲箕灣原名為「餓人灣」,由於地形良好,故成為漁船的天然避風港。後因居民有感「餓人灣」這個名字不祥,認為此港灣狀似「筲箕」而提議改名為「筲箕灣」。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來自上海的新移民也不斷湧入東區,多聚落於春秧街、渣華道和馬寶道等地,使此區的人口數目不斷增加。由於香港政府早在1860年代開始,已發展東區,故該區保留不少政府建築物,其中較為重要的有前筲箕灣公立醫局、筲箕灣警署、前鰂魚涌英童學校、前北角政府物料供應處、前北角油街政府宿舍及歌連臣角燈塔等。

1883年,太古洋行在鰂魚涌海旁興建了太古糖廠和太古船塢,為東區的商業發展帶來新的氣象。及後,1904年,電車服務直達筲箕灣,交通發達促使人口大增,換言之,勞動的人口隨之增加起來,故不少華商先後願意在此區創業,最終使東區演變成港島區的工業中心。

銅鑼灣天后古廟
岳王古廟

此外,東區位於香港島東北部海旁,毗鄰控制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的鯉魚門,向為海防要地。香港政府早於1843年已察覺東區的軍事價值,並在柴灣山(現稱西灣山)興建小軍營,以作防衛。到了1885年,港府又在鯉魚門水道南面的岬角興建鯉魚門炮台(現已改建成香港海防博物館)。此後一直增修軍事設施,使東區至今仍保留了不少歷史悠久的軍事建築。除了鯉魚門炮台外,還有奇力島(古稱燈籠洲)炮台、哥連臣炮台、白沙灣炮台、西灣炮台及北角炮台等。其中以鯉魚門的位置尤其重要,故除了興築炮台外,該地還設置了規模較大的軍營,成為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藉以保衛維多利亞港的東面入口。

除軍事建築外,東區區內宗教建築林立。自古以來,東區居民多依靠捕魚維生,故大多信奉天后。區內共建有四間天后廟,分別位於筲箕灣東大街(一間)、柴灣(兩間)及銅鑼灣(一間)。筲箕灣是區內的「宗教重地」,除天后廟外,更有譚公仙聖廟、城隍廟及玉皇殿等。值得一提的是,東區內還有一些全港獨有的廟宇,如位於鰂魚涌,供奉「二伯公」的二伯公廟,以及本地唯一一間供奉南宋忠烈名將岳飛的岳王古廟。

東區的節慶習俗也十分引人入勝。一般來說,在端午節(五月初五)、盂蘭節(七月十四)及天后誕(三月廿三)之時,區內特別熱鬧。東區居民自1967年起,每年端午節都會在亞公岩對開海面進行龍舟競渡,至今從未間斷;盂蘭節時,居民舉辦「盂蘭勝會」,北角、筲箕灣、柴灣及銅鑼灣都有「派平安米」的活動;至於筲箕灣及銅鑼灣的天后廟,則會在天后誕當日舉行大規模的酬神活動,可謂盛況空前。

東區現已發展成一個現代化的社區,交通配套完善,筲箕灣東大街也已變成香港島東部的著名「食街」。然而該區的名勝古蹟和節慶習俗,依然保留下來,散發著古樸的韻味。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