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70年代中環海旁的商行 |
|
香港中西區位於香港島西北面,是香港開埠之後最早發展的社區,包括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區──中環和上環以及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西環,得見中西區集傳統與現代於一身,散發出獨特的地位。1841年1月26日,英軍登陸位於上環的水坑口,成為見證英國人接管香港島這段歷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標,而此區亦很自然地成為殖民地政府最先開發的地方。1841年6月7日,英人正式宣佈香港成為自由港,批准各地商人、資金可以自由進出香港。同時,出售了五十一幅的土地,特意把中環一帶發展成為富有政治及商業特色的「女皇城」。1843年,由於為了紀念1837年登基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所以把「女皇城」改稱為「維多利亞城」。1844年時,維多利亞城內已有建築物多達百幢;1874年,更增長到接近二千幢,可見發展的快速。
英人管治香港的最早模式是由中西區開始逐漸向外延伸,先在港島海濱的西北面進行開發,故先有中環、上環,繼有西環,及後再向山上發展,於是發展出半山區和山頂區等社區。此外,英人闢出雅賓利道以東一帶作為軍事用地、西面山坡以為政府用地、民房則集中在中環、上環及西營盤海旁一帶,而倉庫、兵房及海關就設在中環的海旁。換言之,中西區可以按海岸線及山勢來劃分,大致為西環、上環、中環、半山區及山頂區。又或者,以早期港島北岸的行政分區──四環九約來劃分,僅中西區已佔去三環七約,西起堅尼地城,東迄金鐘,可見中西區的顯赫位置。
英人佔領香港不久,西方的基督教和天主教等傳教士,陸續抵達中西區,並積極興建教堂、教會學校以至各種的慈惠機構,造福貧苦大眾。另一方面,從內地來港的商人,也紛紛組織各類型的華人社團,包括南北行公所、中華會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香港淪陷,日軍曾以中環作為統領香港的重心,如中環的匯豐銀行總行大廈及半山的總督府相繼淪為當時的總督部和日軍總司令的官邸。
中西區歷史悠久,集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歷史建築多不勝數,特別是政府、軍事、宗教等功能的建築物仍然保存良好。法政機構和教堂的建築主要集中在中環,沿花園道一帶便有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聖公會會督府、港督府(今禮賓府)、聖約翰座堂、前法國傳道會大樓(今終審法院)、前最高法院(今立法會大樓)。荷里活道現存一組標誌著法律及紀律的歷史建築群,由域多利監獄、前中央裁判司署和中環警署組成。軍事建築群及設施大部份位於金鐘,昔日是域多利軍營和天馬艦海軍基地,至今保留七幢歷史建築,即前三軍司令官邸(今茶具文物館)、卡素樓(今香港視覺藝術中心)、羅連樓、華福樓(今禽鳥養殖中心)、羅拔時樓、蒙哥馬利樓和前維利亞軍營火藥庫等,前四幢建築見於香港公園,其他軍事建築還有摩星嶺炮台和海軍司令官邸。
另外,區內更處處展示出華洋雜處和宗教自由的特色,例如些利街有回教清真寺、猶太敎莉亞堂、基督科學會香港第一分會、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崇真會救恩堂;還有一些甚具歷史意義的華人廟宇,如荷里活道文武廟、太平山街廣福義祠(又名百姓廟)、以及全港僅此一間供奉三行神祗魯班的西環青蓮台魯班先師廟。
由於開埠以後的五、六十年,華人均集中居住在中西區,因此關於民生和教育的歷史建築也不少。例如,建於二十世紀上半葉的西環街市(今西港城)和中環街市兩者則具有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由揉合歐陸的哥德和巴洛克式到現代簡約主義的建築思潮統統可以盡覽在這兩座政府街市。此外,區內二次大戰前建成的學校建築亦呈現英式和歐陸古典的風格,如聖保羅男女中學、聖約瑟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英皇書院、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及附近的建築。有關醫務歷史的建築設施,則有前維多利亞醫院、前英軍醫院、前香港病理學院(今香港醫學博物館)、高街前精神病院的廻廊外牆、贊育醫院等。
中西區也是當年孫中山先生讀書、做禮拜、居住及與革命黨人聚會的地方,中山史蹟徑正好讓人們認識孫中山在港的事蹟。這條史蹟徑起於德己立街,終至高街前香港病理學院,由十三個歷史遺址組成,分為四段。近年,結合座落於衞城道甘棠第的孫中山紀念館。
風俗方面,東華三院每年在荷里活道文武廟舉行春秋二祭,總理穿著長衫馬褂行禮,古意盎然。另外,農曆六月十三日的魯班先師誕均有隆重的慶祝儀式。以往,最為特別的傳統活動是一項「吃師傅飯」,即當天用大鐵鍋煮飯,燒炒粉絲、蝦米、眉豆等菜,派發給每位會員及其家屬。據說,吃了師傅飯的孩子不但能像魯班師傅那樣聰明能幹,而且能夠加快長大、健康身體。近數十年,蘭桂坊萬聖節和明德醫院抬轎籌款比賽為區內倍添充滿西方氣息的節慶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