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數學課程中小學銜接教學策略分享會 |
---|
|
數學科修訂課程指引涵蓋學習階段一至四 (即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四個階段) 的內容將於明年9月開始分階段進行,現時初中老師未必清楚小學階段的課程和教學模式,因此我們於1月19日舉行了「新數學課程中小學銜接教學策略分享會」,邀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莫雅慈博士,以及5位中小學老師分享有關新數學課程下,中小學銜接的教學課程編排。
莫雅慈博士表示,在修訂課程剛推行的過渡期,會有修讀現有課程的高小學生,在升班至初中階段時改用新課程,新舊課程交替在銜接上出現問題,而真空期最少長達三年,最受影響的是2020、2021 及 2022 年9 月升上中一的學生。
天水圍循道衛理小學文潔碧博士指出,新小學課程的學習內容經過重整,務求加強與中學課程的連貫性。她指出了部份課題(例如3的整除性判別方法、運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 H.C.F. 和 L.C.M.、圓形圖等)是新課程中必須在小學階段學習的課題,而在現時小學階段可能完全沒有教或只在增潤課題略教。面對真空期,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鄺順忠老師嘗試將小學的課題融入了初中課時,補教學生欠缺的知識,循序漸進擴闊學生對數學複雜概念的認識,而部份課題(例如簡單的多邊形面積、折線圖等)因與小學內容重疊可刪去。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蔡世雄老師認為小學課程以引發學生對數學科的興趣及探討概念為主。而小學跟中學的學習模式不同,他認為初中老師要留意學生的能力,避免過量的家課及測考為學生帶來壓力,讓能力稍遜的學生也能完成題目,提高他們的自信心。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葉碧君老師分享了學校的教學模式,在日常教學已滲入多元活動及跨學科專題等,提升學生對數學科的興趣及學習能力。
莫雅慈博士與5位中小學老師進行專業交流,互增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