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這一單元的旨要是「認識四種主要宗教在中國的傳播,以及因宗教傳播而產生的文化交流。」《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的有關說明強調「本單元讓學生研習四種主要宗教在中國的發展與傳播,認識不同文化的發展、調適與融和。」進而指出:「宗教是人類生活重要的一環。長期以來,國人對形形色色的宗教均採兼收並蓄、一律尊重的態度,容許它們在『合法』情況下各自傳揚。宗教的傳播方式及發展情況,對中國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
|
老君岩 |
|
1. 道教──《課程及評估指引》:「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植根於道家思想及各種民間信仰。南北朝時期,道教與外來的佛教發生過不少衝突,但在衝突之餘,兩者亦出現了不少融和。」在研習道教歷史之前,需要對道教的發展概況有全面的認識。
‧道教的產生及其背景
戰國和秦、漢時期,神仙傳說十分流行。這種「神仙」被形容為不食人間煙火,有神通變化的能力,而又長生不死。與此同時,還出現宣揚不死和昇仙之術的「方士」。長生不死的說法,迎合帝王、官宦和富貴人家的願望。秦始皇便曾派遣徐福率領五百童男童女,泛舟入海求長生之藥。漢武帝也曾派遣方士,入海找蓬萊仙人安期生;又聽信方士的胡說,在長安西北的山上建離宮,希望能夠與神仙通話。
秦漢的方士,在兩漢之際改稱「道士」;不過,當時的道士仍以求長生、講神仙為其職司。東漢時期,民間流行的宗教信仰與黃老學說相結合,逐漸形成了「道教」。道教依附老子學說,故有人認為道的名稱起源於老子的《道德經》。其實道的名稱應由「道士」一名而來。順帝(126─144年)時,張陵在四川創立「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入道者須獻出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張陵號為天師,故又稱「天師道」。東漢末年,張陵之孫張魯,更利用天師道割據漢中,建立政權近三十年。道教還有另外一個教派,即張角創立的「太平道」,其徒以符咒替人治病,得到廣泛傳播。張角就是後來黃巾起事的領袖。
三國時期,社會益加動亂,天師道在民間發展很快,勢力頗大,並且有了嚴密的組織。「五斗米道」設有師君(道主)和理頭(或作「治頭」);入道已久、信仰堅定者,為道徒中的骨幹,稱為「祭酒」;初學道的人,稱為「鬼卒」。又以「治」為傳道單位。張魯投降曹操,但天師道沒有遭到禁止,反而更為流行。道教遂由地方性的信仰,發展為全國性的宗教。北魏時,道士寇謙之和陸靜修制訂新的樂章和誦誡,並規定各種齋戒儀範。道教的制度因此大備,以新的形式在民間出現。
‧唐代以降道教的發展
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唐朝的君主自稱是老子的後代,因而大力提倡道教。士人及官員紛紛入教,大詩人李白就曾約杜甫一起入山求道。所以,有唐一代,道教得到很大的發展,但主要流行於社會上層。
宋代繼續尊崇道教,真宗和徽宗二朝提倡最力。徽宗本人篤信道教,甚至自稱「道君皇帝」。道教得到宋代政府的全力支持,發展更快,影響更廣泛深遠。
元代初期的君主,對道教仍然優禮有加。道士丘處機便曾得到元太祖的召見,尊為神仙。當時在中國北方,道教擁有很多信徒。明、清兩代,道教在外來的佛教和基督教影響之下,已經不及前代興盛了。
|
|
天壇大佛 |
|
2. 佛教──《課程及評估指引》:「佛教淵源於印度,自漢代傳入中國後積極發展,並漸趨中國化,至唐代與中國傳統思想進一步融和,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研習中國佛教史之前,需要對佛教傳入的情形及其發展有概括的了解。
‧佛教傳入中國及其流行
佛教相傳於公元前六至五世紀,由印度釋迦牟尼所創立。其教義為慈悲忍辱,眾生平等。張鶱鑿空西域,佛教遂於西漢末、東漢初(公元前後)傳入中國內地。佛教傳入中國的確切年代,有不同的說法。比較普遍的說法有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印度沙門攝摩騰、竺法蘭二人,以白馬載佛像經典來到洛陽,譯佛經《四十一章》。但據《魏略‧西戎傳》及《魏書‧釋老志》,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3年),博士弟子秦景憲到盛行佛教的大月氏,從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經》。當初人們把佛教看作神仙道術的一種。東漢末年以後,西域高僧相繼東來中國,譯出不少佛教經典,漢人也有參與譯事,從此佛教在中國便有教義可循。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人民顛沛流離,生命朝不保夕,容易接受佛教所宣揚的彼岸世界,為佛教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另一方面,漢、胡統治者亦大力提倡佛教,作為方便統治的一種精神工具。當時各地大造寺院,漢、胡各族人出家的數目日增,他們在佛教因果報應的教義下,希望在來生可以消減痛苦。
南朝梁武帝時定佛教為國教,建康一地,即有佛寺五百餘所,僧尼十餘萬。梁武帝且四次捨身同泰寺為「寺奴」,然後每次由臣下籌集成億錢的巨款把他贖回來。北朝帝王提倡佛教也不遺餘力,寺院遍佈北方各地。北魏末年,僅洛陽一地便有寺院三千多所。北朝僧尼最多時達到二、三百萬人。南北朝佛教之盛,於此可見一斑。
北朝佛教的流行,還突出地表現在石窟造像的普遍。甘肅敦煌千佛洞石窟的泥塑佛像和佛經故事壁畫,以及山西大同雲岡的石雕佛像,不僅數量眾多,規模宏偉,而且藝術水平極高,是舉世聞名的佛教雕塑和繪畫。
‧隋唐時期佛教的鼎盛情況
隋唐時期,佛教進一步流行,還出現了不同的宗派。隋唐時代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等,每個宗派不僅有自己的教義,而且有自己的寺院。當時,外國僧人仰慕中國提倡佛教,擕梵文佛經來長安,從事繙譯;而中國高僧玄奘因不滿舊有佛經的繙譯,毅然西行,跋涉萬里,遠赴印度求法,成為佛教史上的佳話。由於中外交通和文化交流的發展,佛教也由中國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唐帝國成為佛教在東亞的傳播中心。
安史之亂後,信奉佛教、出家為僧尼的愈來愈多。當時,一般寺院都佔有土地作為廟產,不少人借此逃避賦役,寺院的土地也日益增加。一座寺院的土地,甚至多達數十頃;國家的財政收入因而蒙受損失。故唐武時,於845年(會昌五年)下詔滅佛,拆毀寺院四千六百餘所,勒令僧尼二十六萬多人還俗。雖然武宗死後解除教禁,但佛教經此打擊,典籍散失的情況相當嚴重,有些宗派更趨於衰落。
‧宋元以降佛教的發展
宋代,佛教依然盛行,對理學的影響很大。禪宗更盛極一時,知識分子都喜歡參禪,並以禪理入詩。
元代重視佛教,特別尊重喇嘛教。喇嘛教是佛教的一支,主要傳播於中國的藏族、蒙古族等地區。喇嘛是藏語音譯,意為「上師」,是對僧侶的尊稱。元世祖還封吐蕃喇嘛教黃教教主八思巴為國師,執掌宣政院。元朝滅亡後,喇嘛教衰落;但佛教中的淨土宗和禪宗,從明、清兩代一直流傳至今。
佛教在中國傳播近二千年,由於歷代統治者多加提倡,故能深入民間,成為信徒最多的宗教。
」
|
|
泉州清淨寺禮拜堂正門 |
|
3. 伊斯蘭教──《課程及評估指引》:「伊斯蘭教於唐代傳入中國,其後主要在中國西北、河南、廣東等地傳播。信奉者雖然一直謹守獨特的伊斯蘭宗教文化傳統,但在中國千多年的傳播與發展過程中,他們為促進伊斯蘭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交流作出了不少貢獻。宋元兩代的相關事實便是最佳的證明。」在研習中國伊斯蘭教史之前,需要對伊斯蘭教的傳入和發展情況有基本的認識。
‧伊斯蘭教在唐代傳入的經過及其發展
伊斯蘭教(Islam),中國舊稱回教,是七世紀初阿拉伯人穆罕默德(Mohammed)在麥加所創。伊斯蘭教信奉安拉(Allah)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主張濟困扶危,禁止淫邪、盜竊、飲酒、賭博。穆罕默德在傳教時頒佈的經文,編纂成《古蘭經》。《古蘭經》一譯《可蘭經》。「古蘭」是阿拉伯Qur'ān的音譯,意為「誦讀」;「可蘭」則是根據英譯Koran的發音譯出,與原來的讀音稍異。所以《古蘭經》一名應較貼切。《古蘭經》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的經典和立法根據。651年(唐高宗永徽二年),大食國(阿拉伯)遣使到長安朝貢,是伊斯蘭教傳入的一個標誌。在此之前,已有阿拉伯商人來中國了。
唐、宋時期中國和阿拉伯之間的交通有陸、海兩路。陸路是經波斯及阿富汗沿絲綢之路到長安一帶。除經商外,還有外交、軍事上的往來。八世紀中葉,唐肅宗借回紇兵平安史之亂,不少士兵在中國落籍,促進了伊斯蘭教的傳播。代宗時,吐蕃佔據隴右(今甘肅),中西陸路交通受阻,阿拉伯人改由海路前來中國通商,集中於南方的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地。其中有些留在中國,且與漢人通婚。他們聚居於「蕃坊」,保持本身的宗教信仰和生活。後來還建築了禮拜寺,通稱為「清真寺」。這些人的後代,就成為中國的伊斯蘭教教徒。不過,他們並不在中國人當中進行傳教活動。
‧宋元時期伊斯蘭教的流傳
宋代海上交通繁盛,阿拉伯的伊斯蘭教教徒來華貿易者甚眾。今日廣州懷聖寺及泉州清淨寺,都是當時的伊斯蘭教清真寺建築。
元代大規模西征,西域大批信仰伊斯蘭教的居民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斷沿陸路東來中國,除經商外,有的充當士兵,有的入仕途。他們絕大多數是不帶家眷的,在中國定居後,便與當地漢人、蒙古人等結婚,繁衍下來。中國歷史上把這些人稱為回回,他們就是回族的雛形。元代回回人遍佈全國,伊斯蘭教也分佈於中國廣大地區。元朝除主要依賴蒙古人外,也重用西域各族人(色目人),其中多數是伊斯蘭教教徒,所以元朝對伊斯蘭教十分寬容,還特設回回國子學,進行宗教教育。
‧明清以來伊斯蘭教的發展
元代末年,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勢力已盛,漢人信奉的也日漸增多。朱元璋起兵時,部將常遇春、沐英等都是伊斯蘭教教徒;明朝建立後,太祖對伊斯蘭教頗為尊重,敕建清真寺於金陵。明成祖時,曾頒佈保護伊斯蘭教的敕令;而奉命下西洋的著名航海家鄭和,是雲南回族人,其父祖均曾朝覲麥加。
到了清代,伊斯蘭教教徒散佈全國各省,有些仍然聚居一起,保持濃厚的宗教習俗。清朝統治者對國內的伊斯蘭教教徒基本上採取高壓政策,以致他們不斷起來反抗。
|
|
利瑪竇(左)與徐光啟(右) |
|
4. 基督宗教──《課程及評估指引》:「基督教自傳入中國後,在中國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明清時期,由於它的教義未為中國人普遍接受,東來的傳教士與中國的信奉者遂不時需努力嘗試調適兩者在文化上的歧異。」在研習中國基督教史之前,需要對基督教傳入經過和流佈情況有扼要的了解。
‧早期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情況
公元一世紀,基督教(Christianity)產生於羅馬帝國統治下的民間各族。其教信奉上帝(或稱天主)創造世界,是唯一的真神;耶穌基督(Jesus Christ)是上帝的兒子,降世成人,為人類捨身贖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復活升天。基督教以和平博愛為教義,勸諭世人認罪悔改。
基督教創立後,於公元七世紀開始傳入中國,在唐代、元代、明末清初及近代斷續有所發展,以至於今。公元635年(唐太宗貞觀九年),基督教的一支──聶斯脫利派(Nestorianism)的教士阿羅本(Alopen)來華,在長安傳教建寺。聶斯脫利派得名於敘利亞人聶斯脫利(Nestorius),他於公元428─431年擔任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認為耶穌基督的神性與人性不可混同,又否定瑪利亞的聖母地位,與傳統見解不合,被判為「異端」,並遭革職放逐處分。但其思想在敘利亞、波斯等地傳播,形成基督教早期的一個派別。聶斯脫利派在中國信徒漸多,遍及各地,當時稱為景教。景教之名,是取《新約》光昭的意思。中國古代稱羅馬帝國為大秦,故亦有稱為大秦教的。在唐武宗毀滅佛教的同時(公元845年,會昌五年),景教亦遭廢止。其後解除教禁,但景教在中國內地已經一蹶不振。
元代,西方教士東來的漸多,景教恢復在中國境內活動,並且引進了羅馬天主教教派「方濟各會」(Franciscans),元朝把這些基督教教派統稱為也里可溫教。「也里可溫」是蒙古語,意即「有福緣的人」,是元朝蒙古人對基督教教徒的稱呼。或謂也里可溫源於阿拉伯語,意思當為「上帝教」或「信奉上帝的人」。也里可溫教信徒甚眾,皇室后妃也有信奉的。不過,元代的也里可溫教教徒多半是蒙古人和遷居中國的西亞人,隨著元朝的滅亡,也里可溫教也就絕滅了。
‧明末清初天主教來華概略
十六世紀初,歐洲發生基督教宗教改革,分裂為新舊兩派。羅馬帝國於四世紀時定基督教為國教,其後羅馬帝國東西兩部分裂後,基督教也於1054年分裂為羅馬公教(亦稱天主教,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和東方正統教會(簡稱東正教或正教,The Orthodox Easter Church)兩大派別。前者盛行於西歐,後者則流行於東歐及希臘。1517年,天主教內發生宗教改革,產生了基督教新教各宗派。因為對羅馬公教抱抗議態度,西方一般稱為抗議宗(Protestant)。人們習慣上將天主教及東正教稱為舊教,而將基督教新教各宗派合稱為新教。中國通常稱新教為基督教。舊派(天主教)勢力大減,紛紛向海外發展,其中以耶穌會(Society of Jesus)的傳佈最力。
奠立天主教在中國根基的人是利瑪竇(Matteo Ricci)。他在1582年(萬曆十年)到澳門,翌年在廣東肇慶開始傳教。利瑪竇為了便於與中國人接近,乃習華語、穿華服,研讀儒家經典;後來到北京,又廣泛與士大夫交結,並致力於介紹西方自然科學,頗得一些上層人士的敬仰,當時著名官吏徐光啟、李之藻等且成為天主教教徒。
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羅馬教廷立禁約,不准中國教徒祭天、敬孔和祀祖,引起教徒不滿。清廷以此舉干涉中國政教,遂對傳教士加以限制。其後屢次發佈禁止洋人傳教的命令,天主教受到重大打擊,但仍有少量活動。直到鴉片戰爭後,清廷再度允許外國教士在中國自由傳教,天主教始捲土重來。
‧近代基督教(新教)傳入經過
基督教(新教)傳入中國,是在天主教之後。1807年(清嘉慶十二年)英國傳教士馬理遜(Robert Morrison)到廣州,居留二十多年,把《聖經》譯成漢文,並努力傳教,奠立了基督教(新教)在中國的基礎。其他教士相繼東來加入傳教活動,並逐漸向北方推廣。馬理遜去世後,其徒梁發繼續佈道,慘淡經營,終因清廷禁教而遭取締。
鴉片戰爭後,中國解除教禁,各國傳教士紛紛來華,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再度積極展開傳教工作。1949年前夕,中國有天主教信徒二百萬人,教區一百四十個,修會九十八個,教堂約一萬五千座;新教教徒約一百萬人,大小教派七十個,教堂二萬餘座。
此外,教會又在各地興辦學校、醫院、慈善機構,並從事翻譯西書及介紹西學等活動,對中國社會和文化都有很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