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戰前日本的博物館事業
日本藉著明治維新迅速走上西化之路,近代博物館的出現較其他亞洲國家要早一些。1871年(明治四年),明治政府在東京成功舉行了一個為期一週的小型物產會;次年,文部省(教育部)在東京湯島聖堂主辦了一個正式的博覽會。前者大多是動物、植物等自然物品,後者則增加了人工物品。這個文部省博物館,亦即後來的國立科學博物館。在大舉西化之際,明治政府命令保存古器舊物的態度於此得到反映,會後,文部省頗有保管部分展覽品、定期公開及逐漸發展為博物館的意向。湯島聖堂原為官學「昌平坂學問所」,在新時代已失去其功能,因「文明開化」而在此舉辦博覽會,成為日本學問從儒學轉為洋學的象徵。
十九世紀後半的世界,可說是博覽會的時代。工業革命、殖民地拓展、通訊及交通發達等先決條件,使世界各地的物產集中於歐美城市,具體地展示於參觀人士的眼前,藉增廣知識達到促使勸業(鼓勵從事工商企業)的效果。1862年,日本思想家、洋學家福澤諭吉參加了倫敦萬國博覽會之後,視之為「智力工夫之交易」,其《西洋事情》中已有關於博物館的介紹;1872年(明治五年)湯島聖堂博覽會結束後,將展示物公開,即使用了「博物館」之名。當時並有開設博物館的建議,包括動物園、植物園、圖書館的設立在內。但湯島聖堂地方狹小,次年轉移到山下門內的大名屋敷跡,繼續展開活動,長達十年。博物館移到上野公園,成為後來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動物園同時開幕,是1882年(明治十五年)的事。時至今日,上野公園已成為日本最大的博物館群。
扼要地說,明治後期至大正初年的日本,博物館發展有兩大脈絡:一是國立科學博物館,以教育目的為發展方向;一是東京國立博物館,專注於國寶的保存和收藏。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博物館受到美國的影響,朝著把博物館作為社會教育場所的方向發展,顯得更加活躍和專門。
2. 戰後日本的博物館事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制定了有關博物館的法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博物館的數量逐漸增多。1960年,日本有658間博物館;1984年達2,356間,平均每年增加了七十間。1991年統計時有2,964間,1994年增至3,704間,三年內平均每年增加247間,其速度是相當驚人的。以主題類型可分為:歷史類博物館──2,189間(59.1%);科學類博物館──302間(8.2%)及其他類博物館。以主辦機構可以分為:公立博物館──2,082間(三分之二弱),包括:國、都、道、府、縣和市、町、村;私立博物館──1,119間(三分之一強)。
日本的《博物館法》根據博物館的性質、設施條件、開放天數等標準,將博物館分為「登錄」、「相當」、「類似」三個級別:(一)「登錄」級博物館;(二)「相當」級博物館;(三)「類似」級博物館──2,843間(76.8%)。現時日本的博物館正朝著普遍化的方向發展,城市和鄉村都有博物館,全國醞釀著「社區總體營造」,即一種寓博物、美術及藝術教育於休閒生活的風尚。
除了博物館外,日本還有兩類場所不容忽略:一類是大眾取向的百貨公司藝廊;另一類是前衛走向的小畫廊。前者是各種視覺文化的展示場,有時甚至造成領導博物館的趨勢;後者集中於東京銀座一帶和分佈於全國主要城市,亦有規模較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