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王安石生平及相關書目提要

新高中「中國歷史科」課程由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組成。選修部分共有六個學習單元,其中一個單元是「時代與知識分子」,學生透過中國五名知識分子,分別是孔子、司馬遷、王安石、何啟和梁啟超,了解中國知識分子的特色、時代與知識分子的互動關係,還有知識分子的理想和貢獻。本文旨在簡要地闡明王安石的生平事跡,扼述部分王安石研究著作的內容,希望對師生修習該單元有所幫助。

王安石
一、王安石生平簡述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號叫半山,北宋撫州臨川人(江西省臨川縣)。真宗天禧五年(1021)出生,哲宗元祐元年(1088)逝世,享年六十六。仁宗慶曆元年(1041),王安石入京應禮部試。翌年考獲進士第四名。歷官鄞縣縣令、舒州通判、提點江東刑獄、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掌副宰相。熙寧四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七年,乞請罷相,以觀文殿大學士出知江寧府。八年二月,又召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六月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九年十月,出判江寧府。十年六月,為集禧觀使。元豐元年(1078),封舒國公。三年,改封荊國公。哲宗即位,加司空。卒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配享神宗皇帝廟,諡號文公。徽宗崇寧三年(1104),又配食孔子廟廷,列在顏、孟之次。政和三年(1113),追封為舒王。南宋高宗時,停宗廟配享,並且削掉了他的王封。

熙寧二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實行變法改革,史稱「熙寧變法」,其目的是解決北宋積貧積弱的問題。趙匡胤建立北宋後,訂立了強幹弱枝、重內輕外、重文輕武等國策,至於具體措施,分別是盡收兵柄、重用文人、削奪藩權、統制錢穀、集精兵於京師,由天子逕自節制,同時刻意分割宰相的權力。這些措施導致宋代軍事不振、民財衰竭、上下相欺和朋黨傾軋。此外,宋室亦面對冗官、冗兵和歲幣問題,它們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除政治和軍事外,北宋的經濟和教育也存有積弊。經濟方面,由於田制不立、稅籍不完、賦稅煩苛、賦不均平,加上豪梁兼併和剝削,使得民多棄農,生產力下降,影響政府收入。教育方面,北宋的科舉制度,以詞賦取進士,以墨義取諸科,造成當時讀書人捨大方而趨小道,有才有識之士非常缺乏。自慶曆以來,朝廷廣立學校,然而多數師生只是遊戲其間,坐耗糧食,未曾講習。上述政治、軍事、經濟和教育情況,就是王安石實行變法的時代背景。

其實在推行變法前,王安石已經發表了多篇文章,就開源、茶法、鹽政、開河、兼併、風俗、取才,等等,提出眾多主張。其中〈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被視為王安石的政見宣言書,它是秦漢以後的第一大文,可與西漢賈誼的〈陳政事疏〉一文互相比擬,在士大夫之間廣為流傳。至於王安石變法內容,可以分為財經、軍事和養士取才三個方面。

財經方面,首先設立新機關,即制置三司條例司,職責是掌理編訂有關財政法規和國家預算案。此外,實施多項新政策:(一)青苗法,目的是拯救貧乏,抑制兼併,增廣儲蓄。以各路原有的常平倉和廣惠倉的糴本和穀物,作為放款的資本,向鄉村農戶放款,取息二分。初期在河北路、京東路、淮南路先行試辦,繼後再推行到全國各路;(二)市易法,有兩個目的,一是平衡物價,由政府出資,調節供需,以抑制豪商巨賈的兼併壟斷,使能貨暢其流,二是商民可以貸到需用的資金,政府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利息。在京師和各路分別設置市易務和市易司,進行放款和貿易,對象主要是行人和小農小工生產者;(三)均輸法,所謂「輸」就是國內各地依其所產,依時進獻給政府。該法旨在均平各路的貢賦,實行不久便被廢止;(四)免役法,令百姓按照貧富,分等出錢,再由官雇人充役,免除百姓的差役,使他們可以專心耕作,因此該法又稱募役法或雇役法;(五)方田均稅法,要旨是清理田籍,均平田賦,方法是派官前往各州丈量田地,依地等高下規定稅則;(六)農田水利法,措施是修整隄堰,疏濬溝洫,開墾荒田和清理河道。

軍事方面,政策包括:(一)裁冗兵,對於不守法的州兵,就下令加以降免,並下詔併廢軍營,大整軍額,大事汰減老弱;(二)置將法,又叫將兵法,目的是革除更戍法的積弊,節省糜費,加強軍隊戰鬥力,把天下都為九十二將,另外還有馬軍十三指揮、忠果十指揮、土軍兩指揮,與將並行;(三)保甲法,旨在平盜賊,省經費,建立民兵。以十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同保內有人犯法,如知而不告,就按律論罪。保丁要利用農閑時間學習武藝,追捕盜賊、分番巡警是其任務;(四)保馬法,又稱保甲養馬法或戶馬法,動機是補救官馬的短缺,配合保甲法的實施,節省國家的養馬費,在畿內、京東、河北、河東、陝西五路推行;(五)軍器監法,置軍器監,總領內外軍器的製造事宜,使弓弩甲冑,能合規格,而且堪供使用。

養士取才方面,整頓和擴充當時的太學,增加太學生員,訂立太學三舍法,按時考試評量學生,同時設立專科學校如武學、律學和醫學。兼且整修諸路州縣學校,對於蕃酋子弟都賜田給錢,立學置官教導。此外,更改貢舉法,取消了詩賦,以經義策論取士。《三經新義》是王安石的作品,政府用它來考試取士。隨著神宗皇帝逝世,王安石的新法被一一的逐項罷廢。實行新法期間,王安石亦致力靖邊禦侮,具體表現為收復河湟,招撫西南夷和平定安南。就收復河湟而言,河湟在現在的甘肅省境內,收復目的是制西夏,弱契丹。該地區在唐中葉以後,就淪陷於吐蕃。宋神宗時王韶建議取回河湟,得到王安石支持,結果王韶成功收復,為宋室闢地二千多里,招撫了大小蕃族三十多萬。

王安石不僅是政治家,在學術上亦有突出的成就。舉凡經史子集、佛學都有著作,然而部分已佚失。文學方面,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共同成為唐宋古文八大家。王安石的詩詞亦受人注意,有人認為宋代詩人能自闢門戶而卓然成家者,只有王安石、蘇軾和黃庭堅三人,而他的詞則被視為蘇軾、辛棄疾諸大家的先導。從王安石一生,可見他既富有理想,又具備才華,同時亦有勇於實踐的性格,因此其受到國人注意,並進行不同的專題研究,創造了豐富的學術成果。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