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coln Li(黎令勤),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4-1949(《1924至1949年間中國學生的民族主義》)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209 pages)
當代中國政治「巨人」毛澤東認為學生運動在中國革命中佔有著重要的位置,發揮著極大的作用。毛澤東表示「中國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隊伍中,有由中國知識青年們和學生青年們組成的一支軍隊。這支幾百萬人的軍隊,是反帝反封建的一個方面軍,而且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軍」;「他們在現階段的中國革命中常常起著先鋒的和橋樑的作用。」邵鵬文和郝英達合著的《中國學生運動簡史(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年)》一書亦對中國學生運動給予高度的評價,認為參與運動的學生,表現前仆後繼,英勇奮鬥,有高度的愛國精神和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慨,對中國革命作出不朽的貢獻。
黎令勤《1924至1949年間中國學生的民族主義》以三個方案,分析中國學生的民族主義。第一個個案是黃埔軍校。該校全稱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校址設於廣東黃埔,簡稱黃埔軍校,是孫中山決定建立,得到蘇聯的協助,1924年6月16日,軍校正式開學,直屬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實行黨代表制和政治工作制。黃埔軍校繼後設立五個分校。1926年2月,改名為國民革命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30年9月停辦。第二個個案是西南聯合大學,又稱西南聯大。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內遷昆明,組成統一的聯合大學,聯合辦學。設文理、法、工、商、師範五院二十六系,兩個專修班,一個進修班。特色是治學嚴謹、學術自由。抗戰勝利後解散,三校分別回原址復校。
第三個個案是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由中國共產黨建立,目的是培養抗日軍政幹部。前身是1931年秋建立的中央紅軍軍校,1936年6月1日正式成立於延安,初名中國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1月20日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學員以從部隊中抽調的幹部為主,同時也招收從全國各地來到陝北的傾向中共知識青年。先後建立十二所分校,至1945年8月培養了二十萬軍政幹部。《1924至1949年間中國學生的民族主義》一書共有十一章,探討上述三校學生在民族主義方面的思想和表現。
【2】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356頁)
近代中國在西力衝擊下,被迫向西方國家學習,藉此達致富國強兵,躋身強國之林的目標。學習西方國家的結果,就是導致中國政治、社會、經濟、學術文化各方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西化」傾向或現象。就學術文化而言,最明顯的情況就是歐美式的學術機構在中國各大城市中先後誕生,這些學術機構開展多項活動,推動中國的學術文化發展,例如招收學生培育學術研究人材;出版專著和期刊,發揚國人的寶貴研究成果。由此可見,探討近代中國學術文化歷史,絕對不能不注意中國的西式學術研究機構。
陳以愛一書前身是她的台灣政治大學碩士論文,題目是〈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早期的發展(1922-1927)──兼論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指導陳以愛撰寫碩士論文的老師,是已故的著名史學家逯耀東教授。這篇碩士論文分別在1999年和2002年,出版了繁、簡體字版本。本書的簡體字版本,開首有逯耀東〈序〉和陳以愛〈自序〉。繼而有〈前言〉,說明探討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的意義,陳以愛表示「二十世紀上半葉,是中國學術史上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出現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發展趨向,其一是歐美式的學術機構在各地紛紛成立,出現了兩個重要的綜合研究機關──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另外則是整理國故運動。這兩種趨向在學術界之興起與滙合,追根究底,皆可溯源於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之創辦。」繼〈前言〉後,跟著有四章:第一章〈北大文科整理國故運動的形成〉;第二章〈北大國學門的創建與發展〉;第三章〈北大國學門整理國故的方向〉;第四章〈北大國學門對現代學術發展的影響〉。最後有〈結論〉、〈徵引書目〉和〈後記〉。該書揭示兩項重要事實:(一)國學門是中國現代大學中,最早以歐美研究機構為模式而建立起來的研究所;(二)國學門是整理國故提出後,第一個以國學研究為範圍而成立的學術團體。
【3】周佳榮:《蘇報及蘇報案──1903年上海新聞事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3頁)
《蘇報》於1896年6月26日在上海創刊,由胡璋(鐵梅)主辦,向日本駐滬總領事館注冊,托名為日商報紙。內容多載市井瑣事。1900年由陳範接辦,《蘇報》開始宣傳改良,傾向革新。1902年後該報成為中國教育會和愛國學社的機關報,聘章士釗為主筆,章炳麟、蔡元培等為撰稿人,他們推荐鄒容《革命軍》,發表章炳麟駁斥康有為鼓吹改良政見的文章,《蘇報》革命色彩不斷濃厚。1903年7月,清政府與上海租界工部局,以「痛恨政府,心懷叵測,謀為不軌」的罪名,把《蘇報》查封,形成《蘇報》案,推動了排滿革命思潮的發展,有利革命運動的進行。《蘇報及蘇報案》一書源自作者的日本廣島大學碩士論文,論文曾於1979年由香港昭明出版社出版,書名是《蘇報與清末政治思潮》。由於該書初版在書肆上很難找到,加上為了紀念蘇報案一百周年,因此作者決定重印該書。
本書〈前言〉揭示《蘇報》與蘇報案的重要性,還有介紹書中內容,周佳榮說「《蘇報》是清末革命史上重要的報刊之一,蘇報案更是轟動一時的大事,二者對於晚清政治和思潮的趨演,都有非常巨大的影響。筆者以四年時間寫成《蘇報與清末政治思潮》,由香港昭明出版社於1979年出版。此書闡明《蘇報》從主張維新、保皇轉變為鼓吹革命排滿的因由,分析報上激烈言論的出現以至最後釀成巨案的始末,並以之為線索,探討蘇報案前後中國思想界的情形,除了釐清《蘇報》與早期革命運動的關係外,還注重它在思想轉型期中所起的多方面作用。」全書共有九章:(一)緒論:清末的政論報刊與政治思潮;(二)《蘇報》的歷史及言論轉變的經過;(三)近代學潮興起與《蘇報》的關係;(四)上海政治風潮與《蘇報》的革命化;(五)《蘇報》的激烈言論及排滿革命主張;(六)《蘇報》對保皇立憲派人士的駁擊;(七)「蘇報案」發生的經過和結果;(八)《蘇報》及「蘇報案」的影響;(九)結論:《蘇報》在近代史上的地位。書末有兩個附錄:(一)《蘇報》關係大事年表;(二)《蘇報》存見論說目錄一覽。
【4】周佳榮:《言論界之驕子:梁啟超與新民叢報》,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151頁)
《新民叢報》是1902年至1907年間梁啟超在日本橫濱所辦的刊物。本書以《新民叢報》的創辦經過、內容和影響作為探討主題,研究目的有五方面。第一,通過《新民叢報》創辦的始末,更具體了解戊戌變法失敗後,維新人士的活動情形和言論轉變。第二,分析《新民叢報》的內容和論旨,以明瞭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思想界的面貎,釐清新知識、新學說在當時所起的作用。第三,從當時中國知識階層對《新民叢報》的接受程度和排拒原因,析論新舊思想的交替、君憲論調與革命主張的對抗等問題。第四,以《新民叢報》為線索,探討梁啟超在這個時期的言論活動,並對其時急時緩的思想轉變,作一較具體、較透徹的理解。第五,考察《新民叢報》對此後中國的影響,包括為立憲運動造成輿論、助長排滿革命蔚為風氣,與新文化運動前後呼應,以及播下二十世紀中國主導思潮的種子。
書首有〈引言:我在梁啟超研究領域中的一些體驗〉。此外,又有上下兩篇和附錄。〈上篇、《新民叢報》與中國新知識份子的形成〉討論六個問題,包括:《新民叢報》在近代史上的意義、梁啟超刊行《新民叢報》始末、《新民叢報》的宗旨和內容、新知識和新學說的導入、新知識份子的思想搖籃、《新民叢報》的再評價。〈下篇、《新民叢報》時期梁啟超的政治思想〉同樣六個問題,分別是梁啟超的民族主義思想、梁啟超的革命性言論、新知識群的響應及其趨向、梁啟超的君憲主張、梁啟超思想轉變的因由、梁啟超與革命派人士的論爭。〈附錄〉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梁啟超的署名和筆名;(二)梁啟超生平大事年表;(三)梁啟超研究書目解題。周佳榮從歷史、思想和學術發展三個角度,高度肯定了《新民叢報》,他說「從歷史發展而言,《新民叢報》代表進步的力量;從思想發展而言,《新民叢報》可以說是世界思潮的一個縮影;從學術發展而言,《新民叢報》更是一個先驅。」
【5】周佳榮:《近代日人在華報業活動》,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279頁)
周佳榮在書中表示「外國人在華辦報,以英人最為活躍,日人次之,美、法、俄、德諸國人士又次之。出版的形式,最初是月刊,其次是週刊,再次為日報。設報目的,主要是為了方便辦報者所屬國家本身的僑民,或藉以宣傳其國策和主張;亦有專以中國人為對象而辦的,旨在促進與中國的關係。所以,使用的文字多是外文,主要有英文、日文、法文、俄文、德文等,也有用中文的。內容方面,初時不外乎傳教與經商,後來才逐漸涉及時事、政治、外交、文化、學術等問題。」日本人在中國報業活動方面,周佳榮指出「日本人開始在中國經營報刊,遠較歐美人士為晚,而且要到十九世紀末年甲午戰爭以後,才顯得活躍。若只就日人所創的中文報刊而言,數量更是超乎各國之上。中文報刊因讀者主要是中國人,所以對中國的影響實較外文報刊為大,在近代中日兩國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尤有特別的作用和意義。這是我們應該重視日人在華辦報活動的理由之一。」
此外,周佳榮又回憶開展探討日人在近代中國辦報活動的經過,他說「始自1970年代對上海《時務報》和《蘇報》的措意,後來又專注梁啟超於日本橫濱刊行的《新民叢報》。其間,我接觸了日本人在華創辦的一些報刊,覺得這是近代中日關係尤其是文化交流史上很值得研究的課題,於是同時以此作為另一個探討對象。」除書首〈序〉外,另有八章:
(一)總論──日本人與近代中國報業;
(二)日人在華辦報的背景和早期活動──日系報刊的發軔(1882至1894年);
(三)甲午戰爭後日人在華報業的崛起──日系報刊的開展(1895至1904年);
(四)日俄戰爭後日人在華報業的奠立──日系報刊的定型(1905至1911年);
(五)民國成立後日人在華的言論活動──日系報刊的延續(1912至1931年);
(六)日人侵華期間的言論活動──日系報刊的沒落(1932至1945年);
(七)近代中日關係史上的一個側面──日本對華政策與日人在華報業;
(八)結論──日人在華報業的歷史評價。《近代日人在華報業活動》亦有簡體字版本,2012年由湖南長沙的岳麓書社出版。
【6】李家駒:《商務印書館與近代知識文化的傳播》,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年。(307頁)
商務印書館於1897年在上海成立,它是近代中國出版業的「發祥地」,李家駒對此作出解釋,他說「商務可以說是近代出版業的發展根源,曾為業界培訓過不少出色,甚至是獨當一面的出版人材。1949年以前,中國多個重要出版機構的創辦人,大多出身於商務,或者與商務有一定的淵源。」接著李家駒作出進一步的說明:「創辦者由商務舊人擔任的出版社,先後就有:中華書局(1912年)的陸費逵(商務編譯所主任);世界書局(1917年)的沈知方(商務發行部經理、初期股東之一);良友(1925年)的伍聯德(商務編譯所設計);大東(1916年)的呂子泉、王幼堂、王均卿、沈駿聲(任職商務發行部);開明(1926年)的章錫琛、葉聖陶(商務編輯);新生命書局(1928年)的陶希聖(商務編輯);上海出版公司(1945年)的鄭振鐸(商務編輯);生活書店(1932年)、復社(1938年)的胡愈之(商務編輯)等。若追溯從以上各出版機構再衍生和發展的,或者計算曾在商務出書或擔任譯者而後來創辦出版社者,數目將更多。」最後,李家駒認為「商務可是近代中國出版業的發祥地,由它培育的新式出版人材所產生的文化作用和影響力,即可見一斑。」
本書前身是作者攻讀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時撰寫的博士論文〈上海商務印書館與近代知識文化的傳播和塑造(1897至1949)──從書籍出版史角度考察〉,該論文於2005年由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簡體字版本。2002年,這篇博士論文獲取了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青年學人論文奬」,在中文大學的資助下,又出版了繁體字版本。全書共有七章:(一)近代文化史的新視角:書籍出版史;(二)機構:商務的發展與起落;(三)商務人:近代知識份子群體的形成;(四)書籍出版:商務的產量統計;(五)塑造與迎合:近代圖書市場;(六)製造文化影響:廣告效應;(七)總結:出版家的文化職能。至於本書探討主題,計有:(一)探討出版社如何製造知識的動態過程,以及認識出版社與圖書市場的關係。(二)出版社與知識份子的互動關係。(三)統計商務出版物的品種與銷數情況。(四)探討出版社等文化工業的作用與角色。
【7】周佳榮:《開明書店與五四新文化》,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268頁)
開明書店創辦於1926年,在上海出現,創辦人是章錫琛,他曾經在上海商
務印書館任職,擔任該館出版的《婦女雜誌》主編。1928年,開明書店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夏丏尊、豐子愷、葉聖陶等先後加入開明書店,使開明書店編輯隊伍的力量增強,推動了書店的出版業務發展。但是1937至1945年間爆發的中國抗日戰爭,對開明書店成長有很大的打擊,書店被迫遷往中國內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明書店成為公私合營機構。此外,書店總部亦遷往北京。1953年,共青團中央所屬的青年出版社與開明書店合併,組成了中國青年出版社。有二十八年歷史的開明書店正式結束。開明書店發展最強盛時期,在全國十七處地方設立分店,它與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大東書局,以及國民黨官辦的正中書局,號稱全國六大書店;又有人將開明、商務和中華三者看齊,視它們是上海以至全國「鼎足而三」的三大書店。
民國時期,開明書店出版了不少有質素的雜誌和圖書。雜誌方面,有《新女性》、《中學生》、《國文月刊》;圖書方面,如錢鍾書《談藝錄》和《人‧獸‧鬼》、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夏丏尊翻譯的《愛的教育》、周谷城《中國通史》,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開明書店編輯和出版的學校教科書,現時在中國內地極受歡迎,有很高的銷量。周佳榮《開明書店與五四新文化》一書詳細論述開明書店的歷史,書首有〈前言:在開明好書中成長〉。接著有七篇:(一)總論篇:開明書店的歷程及其作風;(二)人物篇:章錫琛與「開明人」群像;(三)期刊篇:從《新女性》到《中學生》;(四)圖書篇:「開卷有益」的開明出版物;(五)作者篇:與開明書店結伴的文人學者;(六)營運篇:開明書店的經營和管理方式;(七)時代篇:五四新文化的實踐和發揚。書末有〈附錄〉和〈主要參考書目〉,而〈附錄〉由三個部分組成:(一)開明書店名著選介;(二)開明書店大事年表;(三)開明書店圖書總目。
【8】周佳榮主編:《百年傳承──香港學者論中華書局》,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2年。(380頁)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誕生,同時中華書局亦於上海成立,創辦者分別是陸費逵、陳寅、戴克敦和沈頤等。有學者形容商務印書館與中華書局,分別是近代中國出版史上的冠軍與亞軍,可見中華書局在中國出版業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2年是中華書局成立的一百周年,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百年傳承──香港學者論中華書局》一書以作誌慶。書首有陳萬雄〈中華書局與中華文化的弘揚〉與周佳榮〈中華書局成立一百周年獻禮〉。繼後有「導論」,由周佳榮〈中華書局百年史略〉和丁潔〈中華書局研究述評〉兩篇文章組成。緊接著有三輯。第一輯「人物與經營」有論文五篇:蔡思行〈時代的追憶──不同的「我」與中華書局〉、梁偉基〈中華書局香港分局史略──據《陳君葆日記全集》所載〉、丁潔〈常州人與中華書局──以「民六危機」為中心〉、彭淑敏〈陸費逵的教育思想與國民教育〉、曾漢棠〈陸費逵《修身講義》「示人以實踐道德之規範」思想初探〉。
第二輯「圖書與文化」有八篇文章:周佳榮〈近代圖書文化的開展──中華書局出版物述要〉、區顯鋒〈新世紀,新遊記──中華書局與1920年代中外遊記彙編〉、區志堅〈建構「男勤於外,女亦勤內」的女性「國民」──陸費逵的教育思想及《中華女子國文教科書》〉、姚繼斌〈中華書局與歷史文化教育:以教科書為中心〉、陳澤林〈國學南來,靈根植樹──1949年後中華書局在香港傳播文化知識初探〉、羅永生〈中華書局點校本《唐六典》的特點與史料價值〉、許振興〈文獻整理與宋代研究──「中國史學基本典籍叢刊」的啟示〉、袁振華和曾潔〈國語南漸 中華推普──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的普通話教育書籍〉。
第三輯「雜誌與時代」有五篇文章:周佳榮〈中華書局與民國時期「書店期刊」的風行〉、文兆堅〈《中華教育界》與國人對道爾頓制的探討〉和〈陶行知與《中華教育界》〉、趙雨樂〈民國共和體制的抉擇──從梁啟超主編《大中華》雜誌說起〉、侯勵英〈以「修身」、「齊家」為己任──《中華婦女界》對傳統女子典範的重塑〉。書末有〈百年中華大事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