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二、以課題為主線的教學法

課題一:中國知識分子的特色
中國古代的「士」,隨著時代發展而演變為近代知識分子的幾個發展階段:(一)春秋戰國時期,貴族降為庶人(平民)的情況日趨普遍,而庶人的地位則日益上升;原處於貴族與平民之間的「士」,遂轉化為四民之首。(二)戰國時期兼併戰爭相當劇烈,「游士」乃應運而生;各國君王、權貴「養士」之風也很盛行。(三)秦統一中國後,「士」的出路主要集中於「吏」與「師」兩方面;前者泛稱「士大夫」,後者通稱「士人」。(四)漢武帝獨尊儒學之後,掌握經典知識的士大夫家族逐漸形成;及至魏晉時期確立九品中正制,於是造成「士族」政治。(五)宋明時期由於科舉制度完善,除士大夫家族外,平民也能通過科舉入仕,進入統治階層。(六)清代後期自十九世紀中葉起,傳統士人在新學與舊學交替的情況下,加上新式教育的出現和科舉制度的廢除,蛻變為近代知識分子。

描繪孔子離開齊國,返回齊國途中的《聖跡圖》。

在講述先秦一段的時候,可舉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孔子為例,指出他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自幼勤奮好學,從政力圖改變禮樂敗壞的局面,但仕途起伏,周遊列國十四年,亦未能實現其政治理想,晚年專注於教育弟子和整理文獻,打破「學在官府」的傳統,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成為偉大的平民教育家,後世尊為「聖人」。在講述西漢時,可舉史學家司馬遷為例,指出他從董仲舒學《春秋》、隨漢武帝四出祭祀封禪,自己還到處遊歷、考察和搜集材料,雖因觸怒武帝而被處以宮刑,但仍發憤著述,終於寫成《史記》這部劃時代的巨著。在講述北宋時,可舉改革家王安石為例,說明他在國家弊病叢生的時候,出任宰相和主持變法的經過。最後在講述近代時,可舉何啟、梁啟超二人為例,前者服務香港社會、關注中國發展,後者參與維新變法、致力引進新知,都是優秀的知識分子典範。

中國古代的「士」有以下幾個特徵:第一,「士」是國家及社會的領導者。他們在政治上為官為宰,肩負著佐理朝政、糾繩君主的職責;在社會則以授徒講學為主,承擔教化民眾、端正風氣的任務。第二,「士」以重建社會秩序為己任。「士」與「道」有密切的關係,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爭鳴,雖然他們所持之「道」各有不同,但大體上都以政治社會秩序的重建作為圭臬。第三,「士」勇於批評當朝政事。「士」的重大職責之一是「議」,他們相信「道」尊於「勢」,應以「道」(有道)批判「無道」,故歷代均有「士大夫」致力於「清議」。第四,「士」應超越世俗物質的束縛。「安貧樂道」乃「士」所提倡的一種修養行為,他們強調探求真理,淡泊名利,不受世俗物質引誘。

至於近代中國的知識分子則有兩個主要的特徵:首先,是學識兼容中西。不只通曉儒家經典和傳統知識,對西方政治文化以至科技也有認識,他們大都努力著書立說和宣揚新知,力圖革新社會以振興國家。其次,是職業漸趨多元。近代知識分子不再局限於「學而優則仕」一途,他們分別投身於文化、教育、出版、科技、實業、法律等不同領域,職業趨於獨立化和多元化,按照個人的專長和興趣實行自由發展。

課題二:時代與知識分子的互動
時代與知識分子是息息相關的,因為知識分子所處的時代,無論是治世、亂世抑或在世變關頭,都會深深影響著那一個時代的人,包括人格特徵、人生觀、人生道路的抉擇以及他們的經歷和遭遇;與此同時,知識分子作為社會的精英,必然在言行、思想各方面都回應了時代的需求,甚至為那個時代發出呼聲。以下就不同時代的知識分子略予說明:

(一)治世的知識分子──在國家富強、民生安定的治世,知識分子多在建制之中致力參與和促進國家、社會的發展;不過,中國古代由於君主權力過大、中央集權嚴密,加上種種制度的規範,知識分子即使能入仕參政,取得一定的成就,要盡情發揮自己的專長和抱負一般並不是容易的。

(二)亂世的知識分子──在戰爭頻繁、時局動盪的亂世,知識分子多遭苦難,或退而消極避世,或起而救國救民,在不安定的情況下,會有一些知識分子不畏艱辛,在思想上或行動上尋求出路,因而成就一番偉大事業。

(三)世變時期的知識分子──當國家由盛轉衰、社會由安變危,求變成為時代的呼聲,知識分子身處其中,承擔著重整國家體制、穩定社會秩序的任務,因而有人起來變法,提出革新主張和推行改革措施。

孔子生於春秋晚期,司馬遷生於西漢前期,王安石生於北宋中葉,何啟、梁啟超生於清末民初,都各自具備了他們所處時代的特色,並且回應了時代的需求,充分反映出時代與知識分子的互動。

建於北宋初年的嶽麓書院,是中國古代很有影響力的教育及學術中心。

課題三:實踐理想與貢獻時代
自古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成長鍛煉之下,多有經世致用之心,務求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抱負。為了實踐理想,他們或從政、或講學、或著述,積極參與種種社會事務,「以天下為己任」,以不同方式貢獻時代,甚至影響後世發展。

在「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下,知識分子多以入仕為讀書考試的目標,希望在仕途上一展所長,使自己的主張得以實施。但仕途不一定與個人願望配合,「可以仕則仕,不可以仕則退」,失意於仕途、或無法入仕的知識分子,或議論朝政、品評人物,聚合而成在野力量;或講學授徒,把自己的知識傳給門生子侄;或著書立說,將自己的見解傳於社會。

孔子、司馬遷、王安石、何啟、梁啟超等知識分子,在他們所處的時代都曾有一番事業,不論成敗,都為國家社會作出了貢獻;他們的言行、著作或學說,且能跨越不同的世代,流傳於後世,時至今日仍然有重要的影響。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