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昭勝、黃鑒衡、董德強、鍾衍星、林翼夫編著:《廣東武術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300頁)
若有留意電視劇集或電影,相信不少人對洪熙官、鐵橋三、梁贊、黃飛鴻、林世榮不會感到陌生,知道他們均是廣東武術名家,但是這些劇集或電影對各人的描述未必真實,因此我們對眾武術名家的認識,與其真正的一面,出現了一段的距離。閱讀《廣東武術史》一書,有助讀者對他們的了解。該書除介紹古今廣東武術著名人物外,還探討遠古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廣東一省的武術運動、武術比賽、武術流派、武術團體,以及武術出版文化等等。全書共由三編組成。第一編〈廣東古代武術史(上古至公元1840年)〉共有五章,包括:(一)廣東古代武術的孕育與萌芽;(二)兵器的出現與武術運動的發展;(三)嶺南自古多武將;(四)武科場上顯武功;(五)廣東古代武術的發展與傳播。第二編〈廣東近代武術史(公元1841至1949年)〉亦由五章組成,計有(一)武術在反帝反封建斗爭中的作用;(二)武壇上的集會結社;(三)多式多樣的武術活動;(四)廣東武術的來龍去脈;(五)廣東近代武林英豪。第三編〈廣東現代武術史(公元1950至1987年)〉則有十章,分別是(一)新中國成立後的廣東武術運動;(二)武術工作新的里程碑;(三)武術挖整•瑰寶增輝;(四)廣東拳種流派的來源和特點;(五)廣東武術的組織機構;(六)競技場上顯英雄;(七)培養武術骨干•開展學術活動;(八)友好往來見親情;(九)廣東武術藏書與書刊出版;(十)武術人物。
【2】張純本、崔樂泉:《中國武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308頁)
中國武術發展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代,人類為了生產和防禦野獸的侵襲,便開始使用原始的武術器械。及至商周以後,由於戰爭需要和鐵製兵器的出現,產生了構成武術基本元素的專用兵械及使用技術,而徒手格斗的技術也同時誕生。漢代時候養生術盛行,武術更受重視。在經歷漫長的日子後,到了明清時期,武術已經脫離軍事格殺技術的體系,演變為一種兼有鍛鍊體魄、訓練攻防技能,以及觀賞娛樂等多種社會功能,並最終成為一個體育運動的項目。中國武術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技術體系和理論體系。技術體系方面,以套路為主,具體內容包括拳術、器械、對練和集體操練等。除套路外,也有對抗項目,分別是散手和推手。理論體系方面,則帶有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與中國的哲學、美學、醫學、軍事學、倫理、宗教、社會經濟等有密切關係。由此可見,探討中國武術不僅加深認識中國的軍事發展,並且可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同層面。《中國武術史》一書共由五章組成,全面論述由先秦至明清時期中國武術的歷史。
【3】程大力:《中國武術──歷史與文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300頁)
作者表示「拳腳橫飛,激烈緊張的武術,當然是最暴烈、競爭性最強的活動,從而也是激活人進取意識的最佳手段。武術那種純粹個人拼搏的性質,無疑有助於培養增強國民的主體意識。它的猛烈形式和爭強的效果,則足以滌蕩魯迅先生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自暴自棄、安於現狀、崇洋媚外的種種奴性精神。從美國人對職業拳擊賽的狂迷中;從泰拳拳師拳斗前的神秘禮儀中;從少林寺僧眾行集體拳操時如雷的吼聲中,我們是能感覺到一種真精神的,我們需要的正是這種真精神。」由於武術可以增強國人的進取意識、主體意識,並且革除自暴自棄、安於現狀、崇洋媚外的奴性精神,因此作者主張藉倡導武術活動,發揚國人的尚武精神。中國傳統武術是一筆豐富的歷史遺產,既然要倡導武術活動,我們可以盡量利用本身的傳統武術。不過我們在利用它前,必須對其有充足的認識,本書撰寫正是滿足這項目的。該書探討中國的拳法、棍法、劍術、摔跤,還有中國武術與宗法制度、醫學、巫術等的關係。內容分為十章:(一)宗法淵源;(二)太極圖下;(三)棍法禪宗;(四)龍泉光影;(五)至武為文;(六)理成於醫;(七)雲雨英雄;(八)圖騰巫風;(九)武德仁勇;(十)日月雷霆。
【4】任海:《中國古代的武術與氣功》,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1996年。(148頁)
武術又稱手搏、技擊或武藝,是中國傳統的技擊與健身術,由踢、打、摔、拿、刺和擊等一系列格斗的動作組成,可分為套路和搏斗對抗兩大類運動形式。屬於套路類的有拳術、刀、槍、劍、棍等單人套路練習和兩人以上的對打套路練習;屬於搏斗對抗類的有散手、推手、長兵、短兵等。中國武術門戶流派繁多,就地域而言,有少林、武當、青城、天山、五台、峨嵋、崑崙等門派;就功法而言,有內功和外功兩大派。至於氣功方面,就是「通過意識的運用,使自身的生命運動處於優化狀態的自我鍛鍊方法。」其具體內容包括導引、吐納、按摩、存想、胎息、食氣、行氣、服氣、內丹、坐禪、靜坐和布氣等等。人們常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在外為拳,在內為氣」。由此可見,武術與氣功的關係相當密切,兩者發揮取長補短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武術和氣功自成一格,對它們展開研究,可以加深對中國文化特色的認識。作者指出「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生活中以其獨特的智慧創造了武術與氣功。武術與氣功的發展史,從一個側面勾劃出了中華民族生活的發展史。」書首是〈前言〉,繼後有八章:(一)軍人生活中的武術與氣功;(二)文士生活中的武術和氣功;(三)王室貴族與武術和氣功;(四)平民社會的武術和氣功;(五)武技家與氣功師;(六)婦女與武術和氣功;(七)僧道與武術和氣功;(八)少數民族的武術和氣功。
【5】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編著:《中國武術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年。(462頁)
書首有伍紹祖的〈序言〉,表達了對中國武術的看法,他說「我認為武術溯其歷史,可說是源遠流長;窮其內容,也可說是博大精深。武術是中華民族得以繁衍昌盛下來的一個優秀傳統體育健身項目。在各個歷史時期,有其不同的作用。在原始社會,武術隨著中華民族為爭生存,是與自然、與人的斗爭中萌生和發展的,且成為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冷兵器時代,武術在抗擊外部侵略,維護國家主權、民族利益中,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勳。當今進入高科技現代化武器時代,武術就自然地退出了戰爭的歷史舞台,但它具有的健身、防身、修身的特色還是不可磨滅的,且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我堅信,由於武術固有的特徵和優勢,在我國當前開展的全民健身計劃中,必將大有作為,將越來越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在國際上,也將越來越受各國人民青睞。應該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對全人類健康和幸福生活的偉大貢獻。」除〈序言〉外,書中另有十章,論述從先秦時期至二十世紀中國武術的發展歷程。
【6】周偉良編著:《中國武術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38頁)
追溯中國武術史研究發展,唐豪是這方面研究的先驅者之一。他在1930年代左右,先後撰寫了《少林武當考》、《中國武藝圖籍考》、《少林拳術秘訣考證》等著作。新中國在1949年成立後,中國武術史研究沉寂了一段不短的時間,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該研究才逐漸蓬勃起來,出現若干通論式或專題式的研究作品。作者在本書〈緒論〉中對過去的研究發展作出評論,同時亦進行展望,他指出「顯然,有關武術史研究在民國時期已取得一些成績,但總體上相當薄弱。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改革開放以來,武術史研究顯露出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生機,但應該清醒地看到,相對於當代武術理論建設的需求而言,其研究水平尚待提高,許多問題仍屬探索階段,並且,與史學研究相關的某些學科如武術文獻學等,至今空白。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關研究工作的深入,中國的武術史學一定會出現一個嶄新的局面。」全書除〈緒論〉外,還有八章:(一)中國武術的起源及其初始形態;(二)秦、漢、三國時期的武術;(三)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武術;(四)隋、唐、五代時期的武術;(五)宋、元時期的武術;(六)明清時期的武術;(七)民國時期的武術;(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術。
【7】于志鈞:《中國傳統武術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441頁)
阮紀正為本書所撰寫的〈序〉闡明了中國傳統武術的價值,他說「中國傳統武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僅具有嚴密的哲學思想、系統的技擊理論、獨特的人體模型、完整的鍛煉體系,具有強身健體、祛病延年、防身禦敵、制人取勝、修心養性、悟道怡情等一系列神奇功效,而且還依托一定的政治、經濟背景,跟軍事、宗教、教育、醫療、藝術、嬉戲等活動緊密相連和相互滲透,表現出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哲學智慧、社會心態、風俗民情、審美觀念、藝術情趣、思維定勢、行為方式,因而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顯著象徵,是文化人類學和社會行為學研究的寶庫。」書首除阮紀正的〈序〉外,還有〈自序〉和〈前言〉。此外,本書共由九卷組成:(一)武術的起源;(二)中國傳統武術理論之源──《易經》;(三)春秋、戰國──武術的發展成熟時期;(四)華夏劍文化;(五)中國傳統槍術史;(六)中國傳統拳術史;(七)中國傳統刀術史;(八)中國傳統棍術史;(九)傳統武術的神明之境──返璞歸真。書末是〈結束語:長曲終有盡•此藝無絕期〉。
【8】王廣西:《中國功夫》,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217頁)
中國武術從前叫拳勇、技擊,繼後改稱為國術,外國人則稱為功夫。儒家的中和養氣之說、道家的守靜致柔和佛家的禪定參悟等理論,對中國武術思想核心的形成發揮了影響,使中國武術成為一個博大精深的武學體系。此外,中國武術講求剛柔並濟、內外兼修,以外形剛健雄美、內涵典雅深邃著稱,實現完美而和諧的人生境界,是中國武術的最高目標。作者在〈前言〉中從文化、社會角度,闡明傳統中國武術的特徵,他說「在中華民族的諸多文化形態中,武術是一個高度封閉的文化系統,除了漢魏時期的佛法傳入以外,它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外來影響。武術基本上來自社會下層,更多地反映出中國古代下層百姓的性格氣質,而且頗有點平民色彩。武術屬於民間文化形態,與琴棋書畫、詩文金石等雅文化相比,它似乎顯得堅硬而粗礪。中國武術以其鄉土山野之氣為深厚底蘊,始終保持著原始古樸的風貎,富於剛健詭異之美,至今仍不失為中國傳統文化領域中的一塊淨土。」全書共有九章:第一章〈七大拳系〉;第二章〈兵器〉;第三章〈民間文化的特殊形態〉;第四章〈武學之道〉;第五章〈人生境界〉;第六章〈武林與江湖〉;第七章〈武術與秘密社會〉;第八章〈武術與文學影視〉;第九章〈歷史與未來〉。書末有〈附錄:中國武術主要流派簡表〉、〈圖片目錄〉和〈後記〉。作者認為中國武術存在隱憂,指出中國武術界必須在「練為戰」或「練為看」上作出明確的抉擇,表示「中國武術界的隱憂依然存在,還是那一句話:『練為戰』,還是『練為看』。或者說,武術究竟姓『武』,還是姓『舞』。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們幾十年了,而對於歐美或日本、泰國的搏擊界來說,這根本不是什麼問題,人家從一開始就是『練為戰』。」
【9】余永清編著:《中國武術史概要》,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227頁)
中國武術史的研究意義,一方面是可以弘揚中國文化,讓人們認識中國文化的精粹;另一方面是促進武術史研究理論的建設,並且使武術專業學科內容更加完善,編者解釋道「研究和探索武術歷史的規律,分析當今武術發展的現狀,用歷史的、科學的觀點預測武術未來發展的趨勢,不僅能進一步弘揚民族文化之精華,也是武術理論系統化、科學化、民族化、國際化的需要,更是武術專業學科建設之必需。中國武術史是武術專業的基礎主幹課程之一,是體育院校武術專業教學計劃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只有吸收前人既得的成果,才能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和改造,把武術史的理論建設提高到新的水平,促進武術專業學科建設的完善。」書中共有九章:第一章〈導論〉;第二章〈史前傳說至三代時期武術的源起〉;第三章〈春秋戰國時期武術的初興〉;第四章〈秦漢至南北朝時期武術的發展〉;第五章〈隋唐時期武術的豐富〉;第六章〈宋元時期武術的興衰〉;第七章〈明清時期古代武術走向鼎盛〉;第八章〈二十世紀武術運動的完善〉;第九章〈主要拳種與器械發展史舉要〉。書末有〈附錄:明清武術典籍精選〉,被精選的作品包括:唐順之的《武編•拳》、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吳殳的《手臂錄》(節選)、王宗岳的《太極拳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