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蔭麟,1905年生,廣東東莞人,出生地是石龍鎮,筆名素痴。自幼喪母,家境貧寒,由父親親自教授。十六歲時考入北京的清華留美預備學校,醉心中西方的文史哲學,對在清華任教的梁啟超十分仰慕,經常與同校同學賀麟一齊去聽梁氏演講。他在十八歲的時候,撰寫了〈老子生後孔子百餘年之說質疑〉一文,挑戰梁啟超的老子出生說,得到梁氏很高評價,認為他是「天才」、「將來必有成就」。此外,張蔭麟也加入由顧頡剛發起,轟動學術界的「古史辨」論戰。他參考法國史學家色諾波(Ch. Seignobos)的默證理論,撰文批評顧頡剛的「層累說」。1929年畢業,在清華學習期間,張蔭麟發表了十多篇學術論文,學術成果多達四十項。畢業後他赴美國求學,出於經濟考慮,選擇在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攻讀哲學和社會學,攻讀兩科原因在其給張其昀的信中有所說明,他說「國史為弟志業,年來治哲學社會學,無非為此種工作之預備。從哲學冀得超放之博觀與方法之自覺。從社會學冀明人事之理法。」
四年後張蔭麟學成回國,任教清華大學歷史和哲學兩系,並且在北京大學兼教歷史哲學。此外,亦為國民政府教育部編撰國史教科書。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中國與日本全面開戰,開始了為期八年的抗日戰爭。戰爭進行不久,北京淪陷,張蔭麟被迫南遷,在浙江大學作短期講學,其後轉往湖南長沙,加入由清華、北京和南開三所大學組成的臨時大學。稍後學校西遷,張蔭麟返回東莞。1938年,他前往雲南昆明,在由臨時大學改稱為西南聯合大學執教。因為與學校領導層不和,張蔭麟轉赴貴州遵義的浙江大學,而當地的衛生環境非常惡劣。雖然環境如此,張蔭麟亦堅持過去的治學習慣。他寫作時精神高度集中,不眠不吃,直至作品完成為止。由於不良的治學習慣,加上生活環境欠佳,張蔭麟染上腎臟症,1942年10月24日客死於遵義,享年三十七歲。對於張氏英年早逝,學術界深表惋惜。錢穆表示「故友張君蔭麟,始相識於民國二十三年春夏間。時余與張君方共有志為通史之學。當謂張君天才英發,年力方富,又博通中西文哲諸科,學既博洽,而復關懷時事,不甘僅僅為記注考訂而止。豈期天不假年,溘然長逝。」新儒學開山祖熊十力則認為「張蔭麟先生,史學家也,亦哲學家也。其宏博之思,蘊諸中而尚未及闡發者,吾固無從深悉。然其為學,規模宏遠,不守一家言,……使天假之年,縱其所至,則其融哲史兩方面,而特辟一境地,恢前業而開方來,非蔭麟其誰屬乎。」
至於張蔭麟生前的學術著作,分別有《中國史綱》、《通史原理》、《宋史論叢》和《劉錡與順昌之戰》,其中只有《中國史綱》正式出版。此外,他也撰寫了很多文章,有三分之二的作品涉及考辨,字數超過百萬,散見於《學衡》、《清華學報》、《東方雜誌》、《燕京學報》、《國風雜誌》、《獨立評論》、《中國社會經濟史集刊》、《雲南大學學報》、《文史雜誌》、《思想與時代》、《大公報》、《益世報》、《國聞周報》等二十種報刊。其治學範圍十分廣泛,觸及由上古至近代中外的科技史、文學史、思想史和社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