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周昭京著《潮州會館史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41頁)
本書是「潮汕文庫」中的一本,書首有相關人士的題詞、各地會館的圖片、文獻書影等,另有吳南生的〈《潮汕文庫》序〉,以及謝海燕、黃綺文、薛汕、林其錟分別撰寫的四篇序。謝海燕在〈序一〉中提到:「會館組織濫觴於漢代,盛於明末清初。明時,南方便有幾省在京都設會館,為來京參加科舉的舉子在各方面提供方便。平時,會館便是商賈的商務活動場所,同時,也為來京都生活無依靠的同鄉提供幫助。隨後,其他大商埠也先後出現會館。會館是民間組織,但也有官辦的。」潮州會館就是在這種背景在出現的,最早的潮州會館在明朝建於金陵,然後逐漸擴散到蘇州、北京、上海、廣州、天津,乃至海外。本書主要記錄潮人在國內和國外各地創建的較有影響的潮州會館館史,詳述蘇州、南京、上海、廣州、北京、天津、嘉興、新加坡、泰國、香港、法國各地潮州會館;簡介美國、加拿大、台灣、澳門等等會館和同鄉會,約20多萬言,附有插圖,內容翔實,文字生動。正文分為八個部分:(一)蘇州潮州會館;(二)上海潮州會館;(三)北京等地潮州會館;(四)香港、澳門潮州同鄉社團;(五)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六)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潮人同鄉組織;(七)泰國潮州會館;(八)法國、澳洲、美國、加拿大潮人同鄉組織。附錄有〈文獻錄存〉,收錄十條各地會館文獻;書末有〈後記〉。

•陳煥溪著《潮人在香港》,香港:公元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308頁)
本書是「潮汕文庫.潮人遍神州系列叢書」中的一冊,書首有吳南生的〈《潮汕文庫》序〉和劉峰的〈《潮人遍神州》系列叢書序〉。著者在書中提到:「當香港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的時候,就有潮人來到這裡。開始時都是一些務農人口,零星分散而來,以潮籍客屬人為主,居於新界一代,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碼頭裝卸和搬運等苦力勞動。英國佔領香港以後才有成批潮人從潮汕本土或其他地方其他省、市和世界各地(主要是東南亞一帶)前來香港尋求發展。旅港潮人是港人的一部分,是建設現代香港的重要方面軍。在香港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和社會發展的每個角落都有潮人活躍的身影。……在香港的金融、貿易、房地產、交通、能源、製造業等經濟和文化、科技、教育、衛生等各個領域湧現了大批潮人俊彥。」正文在〈概述〉之下分為十二章:第一章〈百萬潮人聚香江〉;第二章〈從「南北行」起步〉;第三章〈在工貿大道迅跑〉;第四章〈叱咤風雲金融界〉;第五章〈巨子馳騁地產業〉;第六章〈服務行業領風騷〉;第七章〈春風化雨育桃李〉;第八章〈耕耘文化新綠洲〉;第九章〈港人治港有潮人〉;第十章〈撐起潮人一片天〉;第十一章〈血濃於水見真情〉;第十二章〈情繫桑梓心連心〉。書末有〈後記〉。

•張新民著《潮菜天下》(上、下冊),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年。(272頁+266頁)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分別題為「潮州菜系的文化與歷史」及「潮汕飲食習俗的人文觀察」,以散文形式,對潮州飲食的歷史文化和習俗進行系統地考察和闡釋,「集合了很多珍貴的歷史圖片和優秀的攝影作品,記錄了很多行將消失的潮菜掌故和方言歌謠,挖掘了很多隱藏在食物中的文化積澱和歷史細節,豐富了潮汕的沒事文化」。上冊書首有蔡瀾、黃挺、隗芾及周楚奇的四篇序,下冊書末有〈後記〉。關於本書的內容,作者在〈後記〉中介紹:「新版(中大版)的《潮菜天下》分為上下兩冊,共收錄我迄今所寫的全部美食散文216篇。上冊主要對《潮菜天下——潮州菜系的文化與歷史》(山東版)的內容進行增訂,修改了不少文字,更換了很多照片,還增加了蔡瀾先生、周楚奇先生兩篇序言和《林自然精細潮州菜譜1》。下冊《潮菜天下——潮汕飲食習俗的人文觀察》全部採用新寫的文章,同時增加了《林自然精細潮州菜譜2》。」
上冊正文分為九輯,分別為:(一)〈獨樹一幟的潮州菜〉;(二)〈奇異的飲食習俗〉;(三)〈吾鄉物產之葷菜卷〉;(四)〈吾鄉物產之果蔬卷〉;(五)〈美味民謠〉;(六)〈天庭的美食〉;(七)〈潮州幫口的歷史〉;(八)〈潮汕蔗糖史〉;(九)〈韓江茶話〉。下冊正文分為六輯,分別為:(一)〈食色性也〉;(二)〈葷食大義〉;(三)〈此素非那素〉;(四)〈袖珍飲食詞典〉;(五)〈潮幫古昔味〉;(六)〈續韓江茶話〉。

•張新民著《潮汕味道》,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182頁)
本書是「嶺南文化書系.潮汕文化叢書」中的一本,書首有〈嶺南文化書系.前言〉和〈自序:美食嚮導〉。作者談及寫作目的時提到:「我將所有讀者都設想為美食愛好者或者是希望成為美食家或知味者的人,我自己的角色則是一位美食嚮導,我們正在虛擬世界里進行一次潮汕美食之旅。我的任務是不僅讓美食團的成員吃到最具代表性的潮汕美食,還要讓他們領略到潮汕飲食文化的精髓。按照我的理解,潮汕美食雖然是由滷味、魚飯、蠔烙、粿品小食、益母草湯、生腌海產品、白粥和雜咸、牛肉丸和牛肉火鍋等眾多具體的潮式風味食物組成的,但這些原本非常普通的食物爲什麽會變得美味起來?它們隱含著哪些歷史故事,沉澱了什麽鄉土文化,又表達了怎樣的飲食理念呢?既然我們進行的是一次美食之旅,當然很有必要將潮汕美食的精神挖掘出來。」全書分為十章,包括:第一章〈初嘗潮菜〉,列舉潮汕的經典菜式;第二章〈奇異食俗〉,縷述潮汕飲食中的奇異食材和獨特習俗;第三章〈與神同桌〉,簡述潮汕食桌風俗;第四、五、六章〈潮州筵席〉(上、中、下),仿照潮州筵席食單形式,提供一份值得推薦的代表性潮州菜肴清單;第七章〈糜與主食〉,介紹白粥與佐餐小菜;第八章〈粿與小吃〉,簡介潮州小食的情況;第九章〈潮食理念〉,敘述潮州注重食材、崇尚本味、講究養生的飲食理念;第十章〈潮菜天下〉介紹潮菜的三大流派和現代潮菜。書末附有〈美食地圖〉及〈後記〉。

•黃挺、陳占山著《潮汕史》(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563頁)
本書是「潮汕文庫」中的一冊,書首有吳南生的〈《潮汕文庫》序〉。著者在書中指出:「秦代以前潮汕與中原的相對隔絕,而與環南中國海地區交流相對密切;唐代以前,潮汕居民以土著為主體的人口格局;自古至今,潮汕經濟結構中,海上商業貿易格外發達;從宋元開始,特別是到了明清以後,潮汕居民不斷離開故土,向海外開拓;在歷史上,潮汕行政區劃多數時間屬粵,而其文化卻與閩南一體;等等。這些事實,無一不與本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有關。」著者試圖從地域的視角和文化的視角兩方面出發,還原一個真實的潮汕史。全書分為四個部份:(一)「緒論」,包括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潮汕的地理環境與歷史發展〉;(二)「唐代以前的潮汕」,包括第三章〈文明初曙(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22年的潮汕)〉、第四章〈漢唐時期的潮汕〉;(三)「宋元時期的潮汕」,包括第五章〈宋代潮州的人口與經濟〉、第六章〈宋代潮州社會〉、第七章〈海濱鄒魯是潮陽〉、第八章〈元代潮汕〉;(四)「明清時期的潮汕」,包括第九章〈明代人口與經濟〉、第十章〈養與教〉、第十一章〈士大夫〉。書末有饒宗頤的〈讀後小記〉以及〈插圖目錄〉。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