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現代日本史講話
第一講 明治維新與日本現代化的開展

(一) 明治維新總論

近代日本的出發點是明治維新,這是打倒長達二百餘年的幕藩體制的一個變革,是因生產力的發達,以及幕藩社會內部矛盾在達到沸騰之前因外壓而促成其內在發展的必然性,由是而產生的一次變革運動。所謂外壓,即世界性的條件,是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以西歐工業革命為發動因素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運動。中英鴉片戰爭是其象徵,歐美列強對日本開國 ── 市場化的要求亦其一環。

幕末時期日本的外壓,可以說是在雙重意義上對幕藩制國家予以打擊。首先,歐美列強卓越的軍事力,直接刺激了封建統治階層的危機感;其次,由於通商條約的締結,使日本市場開放,從而開始對外貿易,使到原本的經濟構造出現急速的變動,致令幕藩制國家的基盤動搖,統治階層內部產生分裂和對立。

在政治方面,明治維新是使日本由幕藩制國家轉變為近代天皇制國家。在創建新國家的激烈政治鬥爭之中,最後掌握主導權的是擁護天皇的倒幕派。他們大多是下級武士出身,為了要使新政府治下的日本,在十九世紀列強圍繞、弱肉強食的激烈條件中繼續存在,於是學習歐美先進資本主義國家,急速進行由上而下的近代化── 即資本主義化的改革。

在社會方面,明治維新是使日本由封建社會轉變為為資本制社會。維新政府的官僚依據天皇的權威,以應付內外的壓力,著手於解散封建領主制,移植和育成資本主義經濟。在其過程中,有士族叛亂和自由民權運動,新政府官僚把一手培養出來的政商、地主編成社會的基礎,朝著立憲制推進。又向朝鮮和台灣發動武力侵略,使國權意識高揚,成功地統合了國民,打退了反政府勢力的挑戰。至此,新國家(近代天皇制國家)與日本社會的資本主義化成立,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頒佈,確立了它的支配體制。

總的來說,明治維新有兩重定義:(1)狹義的明治維新,是指一個歷史事件;(2)廣義的明治維新,是指一系列事件所構成的歷史過程。呂萬和〈簡論明治維新〉(載《日本史論文集》1)把明治維新的斷限定在1853至1894年,認為這四十一年間的歷史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攘夷倒幕、舊破(變革幕藩體制)和立新(扶植資本主義)兩個方面。

‧1853 – 1868年 攘夷倒幕
‧1869 – 1877年 破舊(其過程主要是在1877年之前,但並未止於1877年。)
‧1878 – 1894年 立新(其過程雖在1877年之前已開始,決定性的措施則在1880年代,《明治憲法》的頒佈標
         誌著日本國內政治體制的定型,把它作為明治維新終結的標誌是有充分理由的。)

呂萬和認為,這就包括了日本從封建文化轉化為資本主義的全過程,「明治維新嬴得了民族獨立」。萬峰《日本近代史》則從明治維新「屬於近代民族民主運動的範疇的資產階級改革」出發,主張把明治維新的上限定在1868年,下限定在1911年(不平等條約完全廢除)。

(二)日本的現代化
日本現代化的含義,包括以下四方面:
1. 政治方面,立憲制度之採用;
2. 經濟方面,資本主義之發達;
3. 社會方面,市民自由之獲得;
4. 文化方面,近代文化之開展。

日本在半個世紀的時期內,一舉完成了西洋諸國數百年始達成的現象,其近代化發展的成就,深為世人所驚歎。

日本現代化的前提,可以從四方面作出概括:

1. 政治的僵化及其改革 = 富國強兵
江戶時代的日本,在鎖國的情況下,集權的封建制度確立於各個方面。更由於嚴重的身份制度,往往使凡庸的人居於高位,即優秀的人材則居低位,但積習既深,缺乏根本的政治改革。雖因外國船隻出沒而產生動搖,天保之際,漸有諸藩的改革,但其中心實為各藩的下級武士。及至培理來航以後,幕府震驚於西洋先進國之巨大武力及其產業之發達,痛感日本亦有改革之必要,而錄用人材,從事大改革。不過在舊體制底下,難完成達到預期的成果,終至決心徹底改革的西南雄藩進行倒幕之舉。明治新政府的官員首先提出的標語是「富國強兵」,希望藉此追上西方列強。

2. 經濟的落後及其改革 = 殖產興業
江戶時代的大資本家為「町人」,但大多數為商業資本家,寄生於武士,能成產業資本家的甚少。因而明治政府圖謀資本主義之保護與育成,標語「殖產興業」。

3. 社會的封建及其改革 = 文明開化
江戶時代的社會,在士農工商的身份制度底下,庶民生活極受限制。佔國民大多數的農民,專事耕作,完全缺乏享受文化生活的餘裕。武士及富裕的町人雖有餘裕,但其文化生活的內容則局限於封建的儒教倫理。明治新政府,為了回答「御一家」之要望,而學問之進步又為富國強兵政策之基礎,因而在「文明開化」的呼聲之下,實行四民平等,專注於移植西洋文明與學術。

4. 以下級武士為中心推行的改革
西方先進國中,資產階級之勢力強,故以市民革命推進近代社會。日本方面,町人無力,故以下級武士為中心,實現了明治維新。而其方式,則是推行從上而下的改革。

(三)明治初期的現代化措施

1. 版籍奉還與廢藩置縣
明治新政府面臨內外諸困難,實行改革之前提,先著手於藩之廢止。1869年(明治2年)版籍奉還,1871年(明治4年)廢藩置縣,達成其目的。不過,又不能不與其根深蒂固的勢力妥協,故華族制之創設、士族之保護等措施,實為封建制度遺下的殘存。

2. 祭政一致與官制改革
明治初期即從事官制之改革。當初復活了古代的二官八省制,在「祭政一致」的古代思想上成立的此一制度,神祇官成為神祇省,不久拼入內務省中。由此可見其一步步走向近代的官僚制度之途,而以1885年(明治18年)的內閣制度而達到完成。

3. 地租改正 = 確立近代國家之財源
為了確立統一國家的財政基礎,明治政府進行「地租改正」(地稅改革),以不減少向來的收入為目標,故將巨大負擔加於農民身上,形式上為近代的稅制,但實質上與封建時代以沉重負擔加諸農民並無不同。

4. 官營模範工場 = 資本主義之保護育成
在殖產興業的呼聲下,民間企業並不活潑,政府遂設立官營模範工場,移入資本主義制度,其後更以低價售與民間大資本家,謀求被稱為「政商」的產業資本家之成長。

5. 軍備與教育
絕對主義國家之二大支柱為官僚制與軍隊。其初,有徵兵令之發佈,但近代軍隊的設置,初時乃因鎮壓內亂為主要目的,故以偏重陸軍出發。進而以防衛為主體,日俄戰爭後更以大陸活動為目標。軍隊與政治之關係,是軍隊以統帥權之獨立與帷幄上奏權為支柱,國政之圈外,以充實獨自之勢力為方向。其後在面臨針對藩閥官僚勢力的政黨勢力攻勢時,達成了重要的防壁作用。

又,在文明開化的呼聲下,頒佈學制,開始了自由主義教育,但漸次變為國家主義教育。義務教育的普及率,在明治末年接近100%,堪稱世界第一。

6. 改革推進勢力
以上諸初期改革之中心,為以薩長為中心的藩閥。廢藩後至1877年左右,可稱為大久保利通之獨裁政權,肥前之大隈重信,長州之伊藤博文、井上馨、山縣有朋、薩摩之松方正義、黑田清隆等為其支柱。1877至1878年,所謂「明治三傑」(大久保、木戶、西鄉)先後去世。第二代的領導者成為中心,在明治14年政變中,大隈被放逐,薩長藩閥掌握政權,從而形成了藩閥專制政府。

(四)日本現代化的進展及其統制


大正時期各政黨的宣傳海報

1. 從自由主義到國家主義
明治初期倡導文明開化的時期,文化、思想包括政治思想在內的中心傾向,是英國、法國式的自由主義和功利主義。及至支配體制固定以後,即顯示了日漸向國家主義轉換的趨向。這是由於自由民權運動的衝擊,從1887年前後起,漸向德國式的國家主義發展。陸軍由法式改為德式,法律(例如民法典論爭)、哲學、史學、經濟學等領域,德國系均盛。

2. 文化的發展及其統制
明治時代中,西洋文化之移植有顯著進展。自然科學方面,已出現了世界性的發明和發現。相對而言,人文科學方面仍不出模仿西洋之地步。明治政府施出文化統制,是在自由民權運動抬頭之際,被目為初期的啟蒙思想代表的明六社,終至解散,更顯示了政府統制思想之端緒。

文學方面,向近代化的方向前進,是在坪內逍遙的《小說神髓》以後。由寫實主義而浪漫主義而自然主義的發展,顯示了原原本本描寫社會的方向;不久無產階級文學登場,在擾亂風俗及妨害社會安寧等理由下受到壓迫。

3. 資本主義的發達
日本近代化的典型,是資本主義之發達,及伴隨而來的社會生活之提高。日本的資本主義,是以至1890年左右為止的工場手工業為主體,經過了中日甲午戰爭至日俄戰爭前後的第一、二次產業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際有飛躍的發展。不過,這是在惡劣的勞動條件下,基於搾取勞工而形成的發展。資本主義發達之結果,勞工生活相對提高,而能稍有餘裕享受文化和生活,是要到大正時代。這與國力發展比較,顯得微弱不足,社會設施、福利行政等均發展得遲。

4. 議會政治的實行
日本是亞洲最初制定憲法、開始議會政治的國家。在這一意義上,其近代化評價頗高,而就其形式與實態來看,則有很多不足之處,如《明治憲法》中,天皇大權之強大,眾議院之弱體,市民的自由之限制等等。因而在明治末年至大正時代,藩閥官僚與政黨之抗爭相繼,而政黨政治實行的時代極其短促,不久且出現了軍部之專斷。

5. 大正民主主義時代
由上所見,日本的近代化,在形式上或物質生活方面,均在不完全、不充分的情形下,逐漸發展。精神生活面也受歪曲。其後的大正民主主義時代,從兩次護憲運動、米騷動、民本主義之發展等等來看,相對來說才是日本近代化進展的時代。不過,大正時代也呈露了資本主義之矛盾,又經過數次恐慌,容許法西斯主義傾向的抬頭及對日本進行統制。

(五)日本近代化的評價

1. 急速而浮淺的近代化
日本急速的近代化,對西洋精神文化之消化不充分,過於求其形式。特別著力於軍備方面,將兩次戰爭之勝利,作為達成近代化之指標,擠身於世界上有數的大國之列,但庶民社會生活之提高頗不足,其實際情形被隱瞞,而萌生了只讚美其發展的錯誤傾向。

2. 日本近代化的反省
要之,日本的近代化,在其成功之背面,實包括了很多矛盾和缺點,以鄰近諸國為犧牲,又犧牲了庶民的幸福。

戰後討論近代化問題,實與明治百年紀念活動有關。為了使國民在日本戰敗之後獲得自信,又為了日美協力,美國方面也大力提出日本的近代化論。因而往往強調了過去的偉大,隱瞞了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犯罪行為,及犧牲了國民生活的國家主義。實屬非歷史的考察。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