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春藩:《三國史話》,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263頁)
三國正式建立的時間,始於公元二二零年曹丕稱帝。不過本書作者選擇從鎮壓黃巾起義和軍閥混戰講起,其原因在〈開頭的話──三國概說〉作出交代,就是「因為三國有個形成過程,曹操、孫權、劉備三大勢力是在東漢的統治發生動搖的情況下,是在鎮壓黃巾起義以及軍閥混戰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在魏、蜀、吳三個政權正式建立前,三足鼎立的局面,就已基本形成了。因此,三國的歷史應該包括三國正式建立前三十年的軍閥混戰時期。講三國的歷史,應該從黃巾起義和軍閥混戰講起。只有這樣,才能對三國的由來、三國的人物和三國的歷史,有一個系統的、全面的了解。」全書有四章:第一章〈封建兼併戰爭和曹操統一北方〉;第二章〈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第三章〈三國的政治、軍事和諸葛亮治蜀〉;第四章〈三國的經濟和文化〉。內容方面,大體是按時間先後安排,以曹操、諸葛亮的事迹為主線,藉對人物的介紹和分析,揭示三國的歷史面貌。至於三國的經濟和文化,只進行重點介紹。
【2】張大可:《三國史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8年。(413頁)
全書共收錄二十四篇論文,按研究主題分為六組。第一組文三篇,總論三國鼎立的形成和漢末軍閥,論文順序是〈三國鼎立形成的歷史原因〉、〈董卓及其涼州兵團〉、〈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第二組文五篇,包括〈官渡之戰及袁紹集團的覆滅〉、〈赤壁之戰與三國鼎立〉、〈赤壁之戰考辨〉、〈夷陵之戰與三國鼎立的地理均勢〉、〈三國形成時期的外交〉,討論形成三國鼎立的三大戰役及外交。第三組文三篇,分別探討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位創業之主。第四組文五篇,論三國的重要謀臣,論文計有〈論曹操的智囊團〉、〈論二荀程郭〉、〈論涼州智士賈詡〉、〈論諸葛亮〉、〈論孫吳儒將〉。第五組文四篇,談論曹魏屯田、孫吳部曲兵制、孫吳政權對江南的開發、三國時期的民族政策。最後第六組文三篇,依次序是〈論諸葛亮出師〉、〈論三國一統〉、〈論三國一統人物〉。此外,本書也收錄作者〈建國近四十年來三國史研究述評〉和譚良嘯〈三國時期的考古發現和文物研究概述〉兩篇文章。作者對如何突破三國史研究,提供了五點建議:(一)組織隊伍,充分發揮三國史研究具有廣泛群眾性基礎的優勢,促進專精人材的成長;(二)從學術戰略上考慮,應當把三國史作為一個斷代的單元來研究,才能做到系統性和引向深入;(三)打破三國史以魏蜀對峙的傳統觀念,加強三國之間的橫向聯繫和比較研究;(四)要以戰爭為經,人物為緯,追尋三國鼎立演變之迹;(五)應將歷史的研究與《三國演義》的研究進行交流,清理三國史在民間的影響。
【3】馬植杰:《三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465頁)
從小開始,作者已對三國歷史有濃厚的興趣,時常翻閱《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日後他在大學任教,講授秦漢史,並打算撰寫秦漢史,但後來決定改寫三國歷史,《三國史》一書因而產生。馬植杰在〈後記〉中詳細交代他接觸三國歷史的源起,還有《三國史》的出現原因,表示「我生長在河北省定州市西南合村,兒時祖父授以古文舊史,我個人也喜歡愛國英雄故事,尤嗜讀《三國演義》,為了知曉三國人物的真實情節,也不時翻閱陳壽《三國志》中一些著名人物的傳記。我在西北大學學習時(1941至1945年),主要讀先秦古籍,畢業後主要攻讀秦漢史。但,我對秦漢史的熟悉,遠遠趕不上三國史。我於1983年從蘭州大學回到河北,先曾打算在舊秦漢史講義的基礎上寫成秦漢斷代史,但因規模較大,眼高手低,力不勝任,乃轉而寫《三國史》。」
全書共有二十七章:(一)東漢王朝的衰落;(二)軍閥混戰局面的展開;(三)官渡之戰與曹操統一北方;(四)孫策、孫權兄弟和劉備的興起與赤壁之戰;(五)三國分立局面的確立;(六)對曹操行事的剖析和評議;(七)劉備托孤與諸葛亮的治蜀和北伐;(八)孫權對吳國的統治;(九)曹魏的政治與司馬氏專政;(十)蜀漢之亡和司馬氏代魏成晉;(十一)吳國晚期的政治及其衰亡;(十二)曹魏的屯田;(十三)士家制度;(十四)曹魏扶植自耕農政策與田租戶調制;(十五)曹魏的農田水利與工商業;(十六)蜀漢的經濟;(十七)孫吳的經濟;(十八)三國時的匈奴和烏桓、鮮卑;(十九)三國時的羌族和氐族;(二十)蜀漢的少數民族;(二十一)吳國的少數民族;(二十二)中央官制;(二十三)地方官制;(二十四)三國的經學和史學;(二十五)三國的哲學思想;(二十六)三國的文學藝術;(二十七)三國的科學技術。
【4】何兹全:《三國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302頁)
1984年,作者接受教育部的邀請,撰寫一本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三國史》一書就是來自該文科教材。作者在本書〈序言〉中闡明學習歷史的原因,指出「科學是重要的。沒有科技,經濟建設便是一句空話,社會進步也是一句空話。但要注意:建設的道路、路線是要政治家來制定的。沒有鑑往知來、前知八百後知八百的本領,政治家就會領錯路。領路人一出錯,科技家十年二十年的慘澹經營便會毁於一旦。政治家前知八百後知八百的本領從哪裏學來?學歷史,學哲學,學人類積累起來的一切知識、智慧,一句話,從文化修養、文化素質中來。其中歷史知識,又是最重要的內容。」作者據此進而強調「沒有歷史文化的民族,是愚昧的民族;沒有文化修養的人,是愚昧的人。」本書除〈序言〉外,還有二十個專題:(一)黃巾起義;(二)董卓之亂;(三)曹、袁爭勝;(四)官渡之戰;(五)赤壁之戰──三分形勢初現;(六)曹操取關中;(七)劉備取益州;(八)曹、劉爭漢中;(九)孫、曹爭淮南;(十)孫、劉爭荊州;(十一)三國鼎立;(十二)魏國社會和政治;(十三)吳國社會和政治;(十四)諸葛亮治蜀和南征北戰;(十五)建安文學;(十六)司馬懿奪權;(十七)曹氏、司馬氏的血腥鬥爭;(十八)玄學的興起;(十九)蜀漢的滅亡;(二十)孫吳的滅亡。書末分別有〈後論〉和〈附錄〉。
【5】張大可:《三國史》,北京:華文出版社,2003年。(342頁)
該書前身是《三國》,1995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相隔八年,此書由華文出版社重印,並改名為《三國史》。它的書首有〈前言〉。接著有十一章:(一)東漢末年的軍閥大混戰;(二)曹孫劉三家集團的興起;(三)官渡之戰;(四)曹操統一北方;(五)赤壁之戰;(六)孫權立國江南;(七)劉備興建蜀漢;(八)夷陵之戰;(九)三國對峙;(十)三國歸一統;(十一)三國經濟文化。最後有兩個附錄:(一)三國帝系表;(二)三國大事年表。至於本書的特色,就是:(一)還歷史以本來面目;(二)突出主要的人和事;(三)行文深入淺出;(四)採取夾叙夾議的形式。作者在〈前言〉中進一步解釋本書的內容特色,「本書謀篇佈局,以專題形式與時間順序交叉展開,既打破章節結構,也不按編年叙述,以突出主要的人物和事件。具體說,本書以戰爭為經,人物與事件為緯,組織專題謀篇佈局,故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各為專章,評說人謀活動,以曹孫劉三家為主線,追尋三國鼎立演變之迹為主題,給讀者勾劃一個清晰的輪廓,還三國歷史本來面目。」
【6】黎東方:《黎東方講史‧細說三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35頁)
1944年,黎東方在重慶演講三國歷史,一連講了十天,每場演講都座無虛席。繼後在瀘州、昆明兩地,以曹操、孫權和諸葛亮為主題,又講了三天。隨後黎東方將講稿出版,題為《新三國》,該書先後在舊金山、檳榔嶼和台北重印。在《新三國》的基礎上,黎東方以「細說體」的體裁,撰寫了《細說三國》。所謂「細說體」,就是以講史方式,將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中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職官、制度、文化、學術等,分列為若干題目,以通俗生動的語言分別加以闡述。《細說三國》全書三十八章,第一章〈合久必分〉是總綱,簡述東漢末年形勢。第二章至第三十七章,多冠以人名,由人物帶出事件,間插入事件的命題,仍歸結於人物。第三十八章〈分久必合〉是收尾,寫蜀、魏、吳的覆亡。著名的已故歷史學家唐振常舉出《細說三國》的三個特點:(一)讀竟全書,以為黎東方先生所寫是真實的歷史,信而有徵,事皆屬實。(二)對於官制和地理沿革,大費功力,作了認真考訂。(三)儘管各章多以人物名篇,而著重寫的則是人物所做的事,人與事乃相連結,索然可解。此外,黎先生在他寫的人物中,也時發議論。
【7】呂思勉:《三國史話》,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09頁)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常州人。他是錢穆的中學老師,長期在上海從事教育工作,著作等身,其中他多本的中國通史和斷代史著作,最受到學者注意。中國中古史研究權威嚴耕望認為,呂思勉具有令人驚服的魄力與堅毅力,甚至指出「我想前輩成名史學家中,除了誠之先生,恐怕都難做得到。」《三國史話》是呂思勉的中國斷代史研究成果之一。1930年代後期,中共成立江蘇文化社,出版圖書刊物。文化社邀請呂思勉撰寫通俗讀物《三國史話》,1943年該書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和發行。繼後這本書被其他出版社重印。北京中華書局的重印本除收錄《三國史話》開明書店的初版本外,尚收載呂思勉其他的研究作品。本書〈後記〉對此作出說明,「此次新版重印,前十六篇,仍按《三國史話》開明書店的初版本加以校對。〈孫吳為什麼要建都南京〉一篇,曾以原題〈南京為什麼成為六朝朱明的舊都〉收入《呂思勉遺文集》上冊,但也有一些刪節,此次重印都加以恢復。〈司馬懿如何人〉〈司馬氏之興亡〉和〈晉代豪門鬥富〉也補正了刪改部分。附錄的二十篇,其中第一篇〈後漢亂源與三國始末〉錄自呂先生《白話本國史》,其他十九篇是呂先生有關三國歷史的史學札記。」
【8】羅肇前編著:《三國征戰史》,長沙:岳麓書社,2009年。(558頁)
在本書封面上,我們看到書名旁邊有一句話,就是「揭示《三國演義》背後的歷史真相」。作者在〈前言〉中進一步交代該書的寫作宗旨,他說「本書是歷史學學術專著,以征戰為主綫,全面論述三國時期的中國歷史,從董卓進京到孫皓降晉,原原本本地、詳盡地論述。」全書由四編十九章組成。第一編〈天下土崩〉共有五章:(一)討伐董卓;(二)袁紹雄據河北;(三)呂布東竄;(四)孫策下江東;(五)曹操粗定中原。第二編〈大決戰〉僅有第六章和第七章:(六)曹、袁之爭;(七)周郎赤壁。第三編〈鼎足而立〉包括第八章至第十五章:(八)劉備翱翔;(九)「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十)江東重振;(十一)劉備短暫的鼎盛;(十二)爭奪荊州;(十三)魏、吳爭雄;(十四)蜀漢丞相諸葛亮;(十五)吳太祖大皇帝。第四編〈三國歸晉〉由第十六章至第十九章組成:(十六)政歸司馬氏;(十七)爭奪淮南;(十八)蜀漢滅亡;(十九)晉吞吳,三分暫一統。書末附有〈題外話:萬人敵〉和〈三國大事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