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5

 

二、專題研究

【1】趙昆生:《三國政治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371頁)
書首有卜憲群〈序〉。接著有四章。第一章〈序論〉共有兩節:(一)袁紹與漢末軍閥混戰;(二)三國鼎立之際的國家重建思想。第二章〈魏國政治與社會〉由五節組成:(一)曹魏集團形成過程中的思想與方式;(二)魏國的權力中樞;(三)「浮華交會」與曹魏政治;(四)魏國的思想文化;(五)魏末政治與司馬氏的稱帝道路。第三章〈吳國政治與社會〉則有三節:(一)孫吳政權的建國道路;(二)吳國的丞相制;(三)吳國的權力中樞。第四章〈蜀漢政治與社會〉同樣有三節:(一)蜀漢政權出現的特徵和方式;(二)《出師表》與蜀漢政權;(三)蜀漢統治特徵。卜憲群指出該書有三個特色:(一)以論述各國在建國中所呈現的不同社會現象為主,闡釋三國歷史中的種種政治與思想文化特徵,以求對三國歷史有一個深度認識;(二)對三國歷史研究中的一些學術問題進行專題探討,如魏吳的職官問題、正始之音與玄學的出現、諸葛亮的《出師表》與北伐問題;(三)從社會學、政治學、倫理學、法學和歷史學的不同角度,透視和解釋三國歷史發展中所呈現的諸多表象。

【2】汪惠敏:《三國時代之經學研究》,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332頁)
縱觀中國歷史的發展,在政治紛亂的時候,學術思想發展卻大放異彩。三國時代天下擾攘,分裂混亂,不過由於士大夫因戰亂而四處遷徙,則導致經學文化進一步擴展。對於三國時期經學發展特徵及其形成原因,本書作者予以解釋。他說「夫自漢末大亂之後,學校制度廢弛,學術之傳,不在京都大邑,遺在民間。一般言之,三國時代之經學,蜀地仍沿襲東漢官學之舊,學者多治今文,究圖讖,蓋地域阻隔,兼受民風保守之影響,外來之學風罕及也;吳地為新闢之土地,學者治經,乃多從鄭玄之說;而魏地之經學,則鄭、王兩派爭執不下。鄭學混同今古文,結束兩漢之今古文之爭,然其治學方法,猶襲兩漢之舊,信讖緯、究訓詁;王學則參義理,倡簡化,為荊州學風之代表。」全書分為五章:第一章〈三國之時代背景及其教育制度〉;第二章〈三國時代之經學概況〉;第三章〈三國時代經學之流變〉;第四章〈荊州學風與三國時代經學之關係〉;第五章〈結論〉。書末有兩篇附錄:〈王肅學述〉和〈何晏論語集解考辨〉。

【3】劉偉航:《三國倫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312頁)
2001年6月,四川師範學院成立了三國文化研究中心,目的是使三國文化研究可以持久地發展,並且將這方面研究從「分散游擊」變為「集團作戰」。為此三國文化研究中心出版「三國文化書系‧學術叢書」,《三國倫理研究》是該叢書的其中一種。書首有〈總序〉、〈提要〉和〈前言〉。繼後有五章:第一章〈鼎立時代的忠〉;第二章〈堅如磐石的孝〉;第三章〈三國的仁與仁政〉;第四章〈無所不在的義〉;第五章〈餘論〉。書末附〈參考書目〉和〈後記〉。作者在〈前言〉中說明本書內容特色,第一、本書所說的「三國倫理」,其內容主要是研究探討中國傳統倫理觀念中的核心內容──忠、孝、仁、義四大觀念,原因是這四個觀念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最早出現,並且影響最大。第二、在時間斷限上,採用傳統的三國斷代觀點,即起止時間從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到公元280年西晉滅吳,這樣更能符合三國歷史實際。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除探討三國時期思想家的觀念外,還根據當時制度和社會各階層人們的言論、行為,對倫理觀念進行歸納和分析。

【4】王奎、譚良嘯:《三國時期的科學技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207頁)
我們閱讀《三國演義》,一定會對華佗的醫術、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讚嘆不已。事實上三國時期的科學技術發展,並不限於醫學和機械製造,《三國時期的科學技術》是首本論述三國科學技術的專書,它採用科技史和考古學的研究成果,通過科學家的生平事迹,全面探討該時期各個科技領域的成就。作者指出「三國時期的科技和這一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思想、社會生活、文化藝術一樣,內容豐富而涵蓋面廣,在天文學、數學、醫學、地圖學、冶金鑄造、機械製造、瓷器技術、造船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只是目前尚沒有一部關於三國科學技術方面的專著。基於此,本書首先從內容上力求較全面,盡可能全方位展現三國科技各個領域的成就,並且盡可能地多吸收科技史以及考古學界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其次,力求有所新意,包括從科技成果的科技含量的分析上,從科學家的生平事迹的挖掘探求上,能有所突破。」全書由緒論和十章組成。至於三國時期科學技術成績突出的原因,主要與三個因素有關:(一)前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基礎;(二)社會現實需求推動科技發展;(三)科學家的天資及其本身勤奮努力。

【5】立間祥介:《三國志 戰略年代記》,台北:楓書坊文化出版社,2006年。(159頁)
遠古以來,人類出於不同原因而互相衝突,戰爭是衝突的最高表現,個別戰爭更改變了歷史的發展進程。三國短短的幾十年間,發生了無數次的大大小小戰爭,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不僅對三國鼎立的形成,發揮了關鍵性的影響,並且成為日後中外政治家、軍事家在制訂戰略時的重要參考,甚至為社會大眾所津津樂道。《三國志 戰略年代記》一書以圖文並茂方式,仔細地論述從黃巾之亂至諸葛亮北伐時期,群雄之間所發生的重要戰役。全書分為四章。第一章〈走向動亂的時代〉,探討洛陽攻防戰、界橋之戰、兗州爭奪戰、下邳之戰、易京之戰等。第二章〈曹操的野心〉除論述曹操為消滅袁紹父子、劉備和孫權而發動的重要戰爭外,還留意其他戰役,如孫權與劉表之間的夏口之戰。第三章〈三國鼎立〉則討論赤壁之戰至夷陵之戰期間,在關中、益州、淮南、荊州、漢中各地區發生的戰役。第四章〈諸葛亮的奮戰〉,顧名思義,固然談論諸葛亮的南征與多次北伐,不過該章也論述曹魏與孫吳之間的戰爭,如曹丕南征、石亭之戰,還有合肥新城之戰。

【6】張靖龍:《赤壁之戰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382頁)
書首是緒論〈建安十三年:在歷史的轉折點上〉。繼後有十四章:第一章〈君臣互擇:平世三公坐觀江漢〉;第二章〈梟雄抵巇:劉備寄寓與集團的荊州化〉;第三章〈烈士馳騖與東吳西進〉;第四章〈「當先定荊」的統一戰略與曹操南征〉;第五章〈荊州整合趨勢的逆轉與劉備放棄襄陽〉;第六章〈江陵爭奪與曹、劉荊州之得失〉;第七章〈赤壁戰役時間考論〉;第八章〈赤壁之戰戰地考論(一)〉;第九章〈赤壁之戰戰地考論(二)〉;第十章〈赤壁之戰戰爭規模及進兵路線考論〉;第十一章〈戰略鎖鑰夏口與曹操東征之成敗〉;第十二章〈赤壁之戰戰略地理論〉;第十三章〈曹軍赤壁疾疫諸說評議〉;第十四章〈赤壁之戰氣象問題雛議〉。作者認為赤壁之戰的最大影響,就是開中國南北兩地長期分裂之局,他說「赤壁之戰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導致曹操統一中國努力的失敗,南北對抗歷史局面的出現。因而在某種意義上說,乃是改變了歷史進程的走向。嗣後六七十年南北長期分裂對抗,雙方都大傷元氣。」

【7】柳春新:《漢末晉初之際政治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6年。(262頁)
所謂「漢末晉初之際」,其上限是公元一八九年,該年發生了董卓之亂,下限是公元二九零年,這一年晉武帝去世,從公元一八九年至二九零年,前後相距一百年左右,其間出現了東漢、三國、西晉三個時期。書首有黃惠賢〈序言〉和作者〈前言〉。全書分為上篇和下篇。上篇共有七章:第一章〈「政在家門」與漢末袁氏政權〉;第二章〈曹操政權中的譙沛集團與潁川集團〉;第三章〈崔琰之死與毛玠之廢〉;第四章〈曹操用人政策考實〉;第五章〈曹操立嗣問題考辨〉;第六章〈「魏諷謀反案」析論〉;第七章〈曹操霸府述論〉。下篇同樣有七章:第一章〈釋「魏文慕通達」〉;第二章〈論魏明帝的「權法之治」〉;第三章〈「青龍浮華案」析論〉;第四章〈「正始黨爭」探賾〉;第五章〈司馬氏「作家門」的歷史考察〉;第六章〈論晉武帝的治國之策〉;第七章〈論漢晉之際的北地傅氏家族〉。本書集中探討曹魏和司馬晉的歷史,黃惠賢對此予以解釋,「在當時,從歷史發展的脈絡來看,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一個較成熟的階級佔據政治統治地位,由豪強、大族建立起來的曹魏、司馬晉兩代王朝,大概正代表著這種歷史的走向。豪強也好,大族也好,其統治集團的家門政治和家門意念,不僅在當時佔據主導地位,而且影響深遠,隨著東晉、南朝諸王朝的此伏彼起,這種政治和理念佔據統治地位,尤其是新、舊門閥士族階層是這樣。」

【8】朱子彥:《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三國史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308頁)
有關三國歷史的著作,主要分為通俗型和研究型,數目汗牛充棟,其中通俗型著作方面,近年以易中天的《品三國》影響最大,於中國內地掀起一股「三國熱」。《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三國史新論》一書的出版,恰好遇著這股熱潮。不過作者出版此書,動機並非為了配合潮流,只不過是將十多年來的三國歷史研究成果,作出一個系統的整理。作者強調其研究成果,不僅與易中天的著作大相徑庭,並且與傳統的三國史學術研究亦截然不同。朱子彥在〈緒言〉說「三國歷史以其特殊的魅力素為國人所喜愛。歷年來,無論是通俗性的三國史話,抑或研究型的三國論著,都有相當數量的出版物。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問世以後,神州大地似乎出現了一股三國熱。巧合的是,我的一部三國書稿也在近期出版。也許有人會認為,我是在趕時尚,迎潮流,其實非也。首先,拙著並非急就章,而是我十餘年來對三國史潛心研究的成果。其次,我研究三國的方法、路數不僅與易中天先生的通俗性講史大相徑庭,迥然不同,甚至與傳統的三國史學術研究也大異其趣。」除〈緒言〉外,本書另有五章:第一章〈走下聖壇的諸葛亮〉;第二章〈千秋功過後人評〉;第三章〈九錫、禪讓制度與兩重君主觀〉;第四章〈金戈鐵馬定三分──三國軍事戰略新探〉;第五章〈三國政治文化散論〉。

【9】王永平:《孫吳政治與文化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02頁)
本書是論文集,由十八篇論文組成,分別是(一)論孫權父子之「輕脫」──從一個側面看孫吳政權之性質;(二)論孫權與儒學朝臣間政治觀念的分歧及其鬥爭;(三)孫吳後期皇權的運作及其與儒學士大夫之間的衝突;(四)孫權「報聘遼東」及其與朝臣之衝突考論;(五)孫吳之呂壹事件及其性質考論;(六)孫權立嗣問題考論──從一個側面看孫權與世家大族的鬥爭;(七)論孫權太子孫登與世族朝臣之關係及其政治境遇;(八)張昭政治地位的變遷及其與孫權衝突的原因;(九)孫堅吳夫人事迹考;(十)顧雍論──兼及吳郡顧氏家風的形成與特質;(十一)陸遜與孫權之關係及其政治悲劇之原因考論;(十二)論諸葛瑾、諸葛恪父子的活動及其對孫吳政局的影響;(十三)臨淮淮陰步氏與孫吳政權之關係述論;(十四)全公主對孫吳政局變化的影響;(十五)孫吳時期僑寓士人之文化貢獻考略;(十六)漢末流寓江東之廣陵人士與孫吳政權之關係考述;(十七)孫吳學術文化風尚考論;(十八)讀《三國志‧吳書‧孫和傳》、韋昭《博弈論》推論孫吳中期士風的變化與僑歸士風的差異。作者在〈自序〉中簡單交代本書內容,「五六年來,我比較集中地研究孫吳的政治與學術文化問題,發表了十多篇專題學術論文,最近加以整理,覺得可以編輯成一部論集,以作為備忘,題曰《孫吳政治與文化史論》。全書由十八篇專論組成,內容涉及孫吳上層政治運作、權力鬥爭和江東學術文化兩方面,而在政治方面,又可以分為總論和分論兩部分。」

【10】洪武雄:《蜀漢政治制度史考論》,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571頁)
開首是〈緒論〉,提出蜀漢政治制度有別於曹魏的地方不少,因此值得對蜀漢的政治制度進行微觀辨別。此外,它同時亦指出清代洪飴孫撰寫的《三國職官表》,固然是研治三國政制者必須使用的參考書籍,不過該書對蜀漢的描述有頗多漏略疏誤,所以有需要全面校補《三國職官表》的蜀漢部分。作者表示「歷來治魏晉南北朝史者,鮮少將三國時期作一單獨的重心。論三國官制者,又常以曹魏為主軸。研究者屢見以魏制推論蜀官。然而,不論是將軍的班位,領、護軍的職掌,軍師的隸屬,都督、參軍的沿革等,蜀制頗多異於曹魏者。在以曹魏為中心,宏觀探索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長期演變之外,蜀制有別於曹魏者,亦需微觀辨別。自清‧洪飴孫撰《三國職官表》以來,治三國官制者幾無不援引此書。然體例所限,蜀漢部分不免有諸多漏略疏誤者;再者,數量龐大的郡縣守令,亦付闕如。」繼〈緒論〉後,順序有甲、乙兩篇。〈甲篇〉共有五章:(一):蜀漢將軍的班位及其散職化傾向;(二)蜀漢的監軍、護軍、典軍及軍師、領軍;(三)蜀漢的都督;(四)後漢三國間的參軍;(五)蜀漢郡守考。〈乙篇〉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第二部分是《三國職官表》蜀漢部分校補;第三部分是附表。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