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5

 

四、三國學著作研究

【1】周兆新:《三國演義考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318頁)
趙齊平在〈序言〉中揭示《三國演義考評》一書的內容特色,他說「《考評》所包括的各篇文章,雖然也有不少是以思想內容(如正統思想)和人物形象(如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為中心論題的,但通觀全書還是側重於材料的追本溯源和校勘異同,從中發現問題,藉以匡正目前某些《三國演義》評論的偏頗,力求得出符合作品實際情況的正確認識。《考評》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對比、考索:一是《三國演義》與民間創作包括平話、雜劇的對比、考索;二是《三國演義》與史實的對比、考索;三是《三國演義》自身各個部分的對比、考索;四是《三國演義》不同版本的對比、考索。」全書共有十五篇文章:(一)《三國演義》的三種成分;(二)《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的關係;(三)從「說三分」到《三國演義》;(四)《三國演義》對宋元平話的繼承和發展;(五)《三國演義》與三國歷史的區別;(六)從「討董卓」看羅貫中怎樣處理歷史題材;(七)正統思想與《三國演義》;(八)歷史上和小說上的諸葛亮;(九)《三國演義》中的兩個曹操;(十)劉備形象塑造的得與失;(十一)義薄雲天的關羽;(十二)人民群眾為什麼喜愛張飛;(十三)《三國演義》與《十七史詳節》的關係;(十四)舊本《三國演義》考;(十五)羅貫中誤解史書二十例。

【2】李福清(B. Riftin)著;尹錫康、田大畏譯:《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445頁)
李福清是俄羅斯學者,從事中國民間文學研究。該書原題是《中國歷史演義與民間傳統》。作者在中譯本的〈中文版自序〉中交代了本書的探討對象及其原因。他說「這本書原題為《中國歷史演義與民間傳統》。民間傳統這個概念比民間傳說或民間文學範圍要寬得多,它還包括中國的各種曲藝,如說書、鼓詞、彈詞,即民間藝人的口講作品,也包括俗文學作品,如唐代變文、宋元平話、明清時期各種民間刊本和抄本鼓詞、彈詞、寶卷等等,也包括民間藝術,如地方戲和年畫等等。我本來想研究以三國為題材的各種民間作品,但因為各種三國題材的作品太多,我明白了,一個人一生也研究不完。所以才只限於研究書面上的民間作品,如《三國志平話》及現代的說書,包括北京的評書、揚州的評話,還研究蘇州的評彈及民間傳說。所以,出版中譯本時,書名改成了《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以符合中國讀者的習慣。」全書分開兩個部份。第一部份是〈三國演義的源流〉,討論唐代變文、歷史著作和口頭傳說中的三國主題,還有《三國志平話》的思想基礎、人物描寫、叙事,以至該平話與戲曲的關係。第二部份是〈三國演義和晚期評話〉,探討課題包括:《三國演義》的形成、三國評話及其現代演說者、說書人與聽眾,以及《三國演義》與評話文本的對照等。

【3】李純蛟:《三國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261頁)
全書分為上編〈陳壽生平研究〉和下編〈三國志研究〉,共收錄十五篇文章:(一)陳壽生平考述;(二)陳壽生平事迹年表;(三)陳壽新傳;(四)「直書」的嬗變──《三國志》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問題;(五)《三國志》的史學;(六)《三國志》的書名;(七)《三國志》的取材;(八)《三國志》:三國歷史的實錄(上)──對趙翼批評《三國志》的辨證;(九)《三國志》:三國歷史的實錄(下)──對趙翼批評《三國志》的辨證;(十)《三國志》為何不給周邊少數民族立傳;(十一)一千七百年來《三國志》研究中的若干論爭(上);(十二)一千七百年來《三國志》研究中的若干論爭(中);(十三)一千七百年來《三國志》研究中的若干論爭(下);(十四)《三國志》述「倭國亂」時間考;(十五)《三國志》的人才思想。作者在〈我的《三國志》研究(自序)〉中說明本書內容,「上編〈陳壽生平研究〉,共有三篇文章,對陳壽的生平事迹進行了系統詳細的釣稽。下編〈三國志研究〉,共有十二篇文章,主要是關於《三國志》的史學思想研究,對陳壽《三國志》的著史宗旨、原則、方法、義例等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對諸如帝統歸屬、直書曲筆、志注優劣、文采美惡、論評譙周等歷來在學術界引起長期論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全面總結,提出了自己見解。」

【4】熊篤、段庸生:《三國演義與傳統文化溯源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年。(307頁)
熊篤認為《三國演義》內容包羅萬有,並且深入民心,它的普及程度絕對不亞於《紅樓夢》,《水滸》、《西游記》則差可比肩。熊篤在〈前言〉中表示「《三國演義》不僅是中國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祖師,更是一部融古代政治、軍事、外交、人才、倫理、宗教、史學、文學等為一體的集大成之作。特別是它那層出不窮的智慧權謀、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形神活現的人物形象、英雄主義的人格精神,千百年來,一直廣泛流傳在茶坊酒肆、戲劇舞台、學舍書齋、街談巷議之中。人無論老幼婦孺,學不分雅俗高低,一談起三國人物故事,無不眉飛色舞,毫不陌生,其深入人心的普及程度,實不亞於《紅樓夢》;《水滸》、《西游記》差可比肩。」全書由七章組成:(一)《三國演義》與倫理學;(二)《三國演義》與宗教學;(三)《三國演義》與政治學;(四)《三國演義》與軍事學;(五)《三國演義》與人才學;(六)《三國演義》與文學;(七)《三國演義》的改編。熊篤在〈前言〉中又說明本書寫作宗旨,就是「本書七章僅涉及它與倫理學、宗教神學、政治學、軍事學、人才學、文學等方面的關係,並力求從文化史角度去追本溯源,以期能較全面深入地揭示出這部名著所孕涵的豐富的歷史文化意蘊,可以起到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的作用。」

【5】杜貴晨:《羅貫中與三國演義》,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183頁)
《三國演義》自元末面世以來,它的影響廣泛和深遠,並且歷久常新,簡直是文學上的一個奇蹟。本書作者對此十分贊同,指出「《三國演義》雖然只是一部小說,但是,元末以來,中國上至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大到改朝換代的政治,小到村農匠作無業游民的拜把結義,幾乎沒有什麼時候與場合,沒有什麼人,不通過這樣那樣直接間接的方式受到過它的影響。可以說,元末以來的中國,雖然還是儒生、和尚、道士們的經典盛行的時代,但是,若論影響的廣泛與深入,三教九流的無論任何一部書,都無法與《三國演義》相比。即使近世社會日新月異地飛速前進,許多新興的東西轉眼成為陳迹,但《三國演義》從來都不曾顯得過時,反而日久彌新。它的魔力是如此的廣大而持久,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文化的進程,在方方面面打下了深刻而永久的鮮明印記,使我們不能不驚嘆為文學上的一個奇蹟。」本書是「齊魯歷史文化叢書」之一,書首有〈引言〉。全書共有六章:(一)羅貫中之謎;(二)《三國演義》源流;(三)《三國演義》與魯文化;(四)《三國演義》與齊文化;(五)《三國演義》的藝術世界;(六)《三國演義》與人類文明進程。

【6】王前程:《三國演義與傳統文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234頁)
全書分為五章。第一章〈羅貫中與三國演義〉共有五節:(一)不可輕易否定羅貫中的著作權;(二)羅貫中的籍貫及其行踪問題;(三)《三國演義》的書名和原作問題;(四)歷史演義小說的創作與羅貫中的傑出貢獻;(五)《三國演義》塑造藝術形象的成就不可低估。第二章〈圖王爭霸與英雄才略〉則有四節:(一)多行不義必自斃──董卓、袁術的禍國殃民;(二)威猛未必真豪傑──呂布、袁紹的平庸卑下;(三)虎視天下多良謀──曹操、劉備、孫權的雄才大略;(四)爭奇鬥艷各顯能──曹操、劉備、孫權的不同風貌。第三章〈三國演義與古代將相文化〉同樣由四節組成:(一)《三國演義》與古代賢相良將模式;(二)諸葛亮形象與古代士文化;(三)關羽形象與關公文化;(四)張飛形象與古代市民文化。第四章〈三國演義與古代兵家文化〉也包含四節:(一)《三國演義》與中國傳統的戰爭理念;(二)《三國演義》與古代戰爭謀略;(三)《三國演義》與荊州爭奪戰;(四)三國龍虎爭雄地,後人訛誤幾時休──赤壁古戰場考辨。第五章〈三國演義與中華民族精神〉共有五節:(一)關於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二)《三國演義》與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三)《三國演義》與威武不屈、視死如歸的亮劍精神;(四)《三國演義》與並肩作戰、爭取勝利的團隊精神;(五)《三國演義》與懮時憫人、厚德載物的人文精神。書末有〈參考文獻〉和〈後記〉。

【7】關四平:《三國演義源流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450頁)
這本書前身是作者的博士論文,題目是〈三國志演義的成書、文本與傳播研究〉。書首有李時人〈序言〉和作者〈前言〉。本書的探討範圍、研究主旨,就是「將《三國志演義》置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上,以《三國志演義》為中心,將成書研究、文本研究與傳播研究三者作為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整體進行全方位的綜合研究,探求三國題材由成書到傳播漫長歷程中各個環節所包含的文化意蘊與美學特質,透視其中凝聚的社會各階層文化心理的傳承性與變異性,進而從特定角度與側面觀照我們民族追求真善美的心靈史之演進歷程,探索中國長篇小說演進的某些規律性東西。」該書共有上、中、下三編。上編〈成書研究〉由四章組成:(一)《三國史演義》的史傳淵源;(二)野史傳說中的小說因素;(三)講史與三國故事的文學創造;(四)三國題材的戲劇化。中編〈文本研究〉亦有四章:(一)作家創作研究;(二)文化意蘊探微;(三)人物美學新論;(四)虛實藝術研究。下編〈傳播研究〉則有五章:(一)總論;(二)文本系統的傳播;(三)戲曲系統的傳播;(四)說唱系統的傳播;(五)社會文化影響論。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