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書  名: 《澳門史:1557-1999》
作  者: 杰弗里.C.岡恩(Geoffrey C. Gunn)
譯  者: 秦傳安
出 版 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 版 地: 北京
出版年份: 2009年
頁  數: 300

澳門主權於1999年12月20日回歸中國,葡萄牙結束在澳門四百四十多年的統治,而澳門繼香港以後,成為全中國的第二個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精神下,澳門發展在二十一世紀踏進一個新階段。此外,自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侵略中國,香港與澳門先後落入外國人手中。隨著中國內地政府收復港澳兩地主權,外國在華的殖民地完全消失,中外關係出現新的變化。由此可見,澳門主權回歸在澳門歷史上、在中國歷史上,甚至在中外關係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中外學術界對澳門逐漸關注,在該城市回歸前夕,發表了一系列的澳門研究成果,探討該地的歷史、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與藝術等。本書本為英文著作,原來名稱是《面對澳門:1557至1999年間在中國邊緣的葡萄牙城邦》(Encountering Macau: A Portuguese City-State on the Periphery of China, 1557-1999),出版於1996年。從這本書的名稱,我們可以知道它是一本屬於澳門通史的著作。至於該書作者杰弗里.C.岡恩(Geoffrey C. Gunn)在澳洲出生及接受教育,現於日本長崎大學任教。除開展澳門研究外,他還對東帝汶、老撾、16至19世紀的歐亞關係作出探討,並撰寫了若干著作。2009年是澳門主權回歸中國十周年,出於慶祝回歸十周年,加上作者這本澳門史研究著作廣受外國學者好評,因此內地出版社將該書的修訂本翻譯成中文,並命名為《澳門史:1557-1999》。

全書內容除〈導言〉外,另有九章。作者在〈導言〉中介紹有關澳門歷史研究的主要英文著作,如龍思泰(Andrew Ljungstedt)的《葡萄牙在華殖民地史略》(An 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Portuguese Settlements in China)、徐薩斯(Jesus C. A. Montalto de)的《歷史上的澳門:新舊中國的國際特徵》(Historic Macao: International Traits in China Old and New)、克里默(Cremer R. D.)主編的《澳門:商業和文化之城》(Macau: City of Commerce and Culture),兼且交代這方面歷史的外文資料。作者還從政治、經濟角度對澳門歷史進行分期。繼後九章闡述澳門本身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發展,還有澳門與中國內地、外國的關係。

第一章〈世界經濟中的澳門〉論述葡萄牙人在明代時期入據澳門的原因及其經過,當時葡人對日本、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地的貿易活動,這些活動與澳門的關係,作者認為葡日貿易對澳門的影響最大,指出「澳門在一個原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因為對日貿易而達到了它的頂峰。」(頁47)本章亦分析葡國對外貿易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受到荷蘭與英國的衝擊。雖然葡國在亞洲的商業發展中走下坡,不過在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前,澳門對歐洲人相當重要,該地區「成了所有與中國做生意的外國人理所當然的住處或中轉站。……澳門成了全歐洲在中國的前哨。」(頁43)

澳門自古以來是屬於中國,所以它本身是一個華人社會。後來葡萄牙人踏足澳門,加上日後其他歐亞地區人民相繼前來,一個中外人士共處的社會逐漸在澳門形成。居住在澳門的外國人,主要是葡萄牙人、印度帕西人與回教徒、土生葡人和英國人。第二章〈澳門公民社會的崛起〉探討鴉片戰爭前他們在澳門的政治、宗教、軍事、文化與出版活動。政治方面,葡人設立總督與議事會,兩者互相進行權力鬥爭。十七世紀期間荷蘭與英國人先後攻打澳門,企圖奪取與控制該地。宗教方面,天主教會在澳門建立教堂與學校,1572年設立的聖保祿學院在中西文化交流上作出貢獻。至於現在俗稱「大三巴」的聖保羅大教堂亦由天主教傳教士所興建。軍事方面,傳教士與葡萄牙人修築炮台與設立兵工廠。最後,在文化與出版方面,葡、英、美三國的商人與傳教士引入西方印刷術,在澳門出版字典與報刊,如《葡漢詞典》、《華英字典》(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蜜蜂華報》(Abelha da China)、《中國叢報》(The Chinese Repository)等。對於上述外國人各方面的表現,作者給予充份的肯定。

第三章至第六章,主要探討由鴉片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澳門的政治與經濟演變。第三章〈澳門與主權問題〉透過論析中英鴉片戰爭對澳門的衝擊、澳門總督亞馬留(Amaral Joao Ferreira do)被中國人民刺殺、1862年《中葡和好貿易條約》與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的訂立,還有二十世紀初中葡就澳門邊界問題的談判,顯示葡萄牙人侵略澳門的過程。第四章〈澳門的食利經濟〉交代澳門不同的經濟活動,包括:苦力貿易、重輕工業、手工業、茶葉貿易、航運業、基礎建設、銀行業、鴉片貿易、博彩業,以及賣淫活動。當中鴉片貿易與博彩業更成為澳門經濟的重要支柱,作者指出「在戰前時期,賭博稅收和鴉片收入加在一起,佔到了澳門財政總收入的60%。儘管鴉片壟斷很早就壽終正寢,但賭博業卻倖存下來,作為戰後澳門財政的主要支撑而繁榮興旺。尤其是1949年之後,當這一行業在中國和香港都遭到禁止的時候,則更是如此。」(頁135)

中國與葡萄牙兩國的政治在1890年代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出現了很大的變動。葡萄牙方面,1910年共和國建立,君主政體結束;1930年代,政治強人薩拉查(Salazar Antonio de Oliveira)上台,實行獨裁統治。中國方面,維新與革命思潮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前後勃興。後來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建立;1920年代初中國共產黨成立,稍後在1925至1926年出現省港大罷工。第五章〈革命時代的澳門〉分析上述政治事件對澳門的影響。本章亦說明1922年在澳門發生的「五二八事件」與1930年軍隊兵變對當地社會秩序的衝擊。第六章〈戰時澳門〉強調抗日戰爭對澳門的政治、經濟、社會打擊不小。就政治而言,雖然澳門沒有被日本侵佔,繼續由葡萄牙人管治,但是澳葡政府完全向日本屈服,任由日本人擺佈,答應日人要求,禁止中國政府透過澳門將物資運往內地,並且容許日人控制澳門警察。就經濟而言,港元、日本軍票、親日政府發行的貨幣在澳門市面流通,造成當地金融混亂,通貨膨脹嚴重。至於社會方面,內地和香港難民湧入澳門,人口激增一倍,使社會服務幾乎陷於崩潰。不過報業保持運作,多數報章表面上是政治中立,實則卻支持美英盟國。抗戰勝利後,中國國民政府打算收回澳門,然而國共內戰爆發,澳門維持原狀。本書第七章至第九章探討二次大戰結束以後澳門的經濟和政治發展。

第七章〈戰後的經濟轉型〉討論四個問題。第一、論述當時澳門主要的經濟活動,計有大米貿易、黃金走私、博彩娛樂業、紡織製衣業。第二、澳門政府在1980、1990年代的經濟政策,先後成立澳門遺產保護委員會、澳門文化司署、東方基金會,推動當地的文化藝術、保育、教育和科學發展。兼且在南灣、氹仔、路環開展填海工程,增加澳門的土地面積,還有訂立法例,加強規管銀行金融業。第三、介紹重要的澳門華商,分別是何賢、何厚鏵兩父子與何鴻燊。第四、分析澳門與中國內地、歐洲的經濟關係,介紹澳門的中資機構,揭示澳門機場與蓮花大橋在促進內地與澳門經濟交流中的作用。不過珠海經濟特區自1979年出現後,打擊澳門的製造業與出口貿易,然而作者相信隨著交通設施的改善,「澳門更加靠近珠海了,並與廣東西江地區聯為一體。」(頁223)由於澳門與歐盟加強聯繫,提高澳門在中歐經濟交往中的利用價值。作者對未來澳門經濟方向所給予的意見,就是「向以知識為基礎的產業轉型,使它的銀行業和金融部門真正國際化。」(頁223)

作者在第八章〈戰後的政治發展〉中表示「本章試圖追踪戰後澳門政治發展的主線。」(頁227)這些主線包括:1952年中葡兩國在澳門關閘的軍事衝突、1955年澳葡政府被迫取消慶祝葡萄牙統治澳門四百年的事件、1966年11月至1967年1月的反政府暴動(一二三事件)、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政變、1976年《澳門組織章程》的訂立及其後的修訂、1970年代以後澳門的立法會與市政委員會選舉、澳門總督的更替,還有澳門公民社會的成長。該章亦比較香港與澳門兩地的政治發展,認為「儘管政治民主化的傾向在澳門比在香港開始得更早,但改革的步伐,以及人們對民主政治的熱情,在香港卻發展得更快。」(頁253)

1979年2月,中葡兩國正式建交。雙方於1986年就澳門主權問題展開談判,翌年4月13日簽訂了《中葡聯合聲明》,決定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門主權屬於中國。1988年9月,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成立,1993年3月《澳門基本法》誕生。此外,又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中葡聯合聯絡小組,並且在回歸前於澳門實行公務員本地化、中文官方化。與此同時,何厚鏵獲選成為澳門特首。第九章〈走向1999:澳門與中國〉對以上多項事件的發生經過作進一步的闡述。本章也探討過去與未來澳門的政治與經濟發展,對於未來發展,作者主張必須厲行法治,指出「澳門未來的實力,取決於其新的領導階層維護現有法律程序和法治的能力。」(頁280)同時亦要積極與國際社會接軌。

作者在本書〈導言〉中只介紹關於澳門歷史的英文著作。此外,該書注釋中只引用英文、葡萄牙文的史料與著作。由此可見,作者完全忽略了中國學者用中文撰寫的澳門歷史研究成果。事實上這方面的研究作品亦有一定的數量,主要著作有費成康的《澳門四百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黃鴻釗的《澳門史》(香港:商務印書館,1987年)和《澳門史綱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譚志強的《澳門主權問題始末:1553-1993》(台北:永業出版社,1994年)。其中費成康的著作於1996年被翻譯成英文出版,書名是Macao: 400 Years。由於作者沒有參考中文著作,因此在探討十九世紀下半葉澳門與中國的關係時,忽視了近代名人鄭觀應與澳門的關係。鄭觀應是廣東省香山縣人,在澳門接受教育,他是當時著名的變法倡議人士,其名著《盛世危言》就是在澳門撰寫的,該書受到清朝光緒皇帝的重視。鄭氏在澳門期間認識了孫中山,將他推薦給清廷,引發日後孫中山的北京之行,並向李鴻章上書。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鄭觀應收留變法人士的親屬。從鄭觀應的生平與經歷,可見澳門在近代中國政治中所發揮的影響。若本書作者採用澳門歷史的中文著作,可以擴充讀者對澳門歷史,還有澳門與中國關係的認識。

此外,作者表示本書中譯本出版前,曾對書中內容作出修訂,但未見作者交代回歸後澳門博彩業的新發展。澳門特區政府在回歸後開始檢討博彩業的發展,於2001年結束由個別公司壟斷經營該行業,向外開放博彩業經營權,引進外國的資金與人材,藉此提升澳門博彩業的競爭力。自2002年2月起,澳門賭場數目有增無減,至2009年共有33間,分別由美國、澳洲與港澳財團建立。澳門博彩業蓬勃發展,固然刺激當地經濟,但是同時亦引起不少社會經濟問題,例如貧富懸殊加劇、病態賭徒增加、青少年沉迷賭博、經濟發展失去平衡等,這些問題不利澳門社會穩定。(博彩業與澳門關係的最新研究成果,詳參2010年出版、由梁潔芬與盧兆興合編之《中國澳門特區博彩業與社會發展》一書。)既然澳門博彩業的新發展對當地影響甚大,本書作者有必要在修訂本中,對澳門博彩業在回歸後的演變與影響稍作論述。不過,本書中譯本的出版,可以讓華人讀者了解到西方學者對澳門歷史的看法,因此該書的出版亦有一定程度的學術意義!

 

1 2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