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5
福州船政局
三、洋務運動時期的科學發展

為了要達到「求強」和鞏固國防的目標,洋務派先後開辦近代軍事工業,並創建新式軍隊,以及購置國外新式武器。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設軍械所;其後,李鴻章在上海設製炮所,打開了近代中國軍事工程建設的序幕。例如:

  • 1864年,李鴻章在蘇州設立西洋炮局
  • 1865年,李鴻章在江南設立江南製造局
  • 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設立福州船政局
  • 1867年,崇厚在天津設立天津機器製造局
  • 1887年,沈葆禎在成都設立四川機器局等等

洋務派在求強的同時,也意識到求富的重要,故把軍事工業建立在民用工業之上。於是,科學的發展從「器物科學」的層次走到「科學技術」的領域,再進而轉到「國計民生」的考量上。十九世紀晚期,煤礦、鐵廠、繅絲廠、電廠、自來水廠、織布廠、電報、鐵路等在全國各地相繼建設,開展了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同時,洋務派也沒有忽視對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的翻譯工作。如江南製造總局開設譯書的工作,在1868年設立翻譯館,參加工作的中國科學家,有徐壽(1818-1884年)、華蘅芳(1833-1902年)、李善蘭(1813-1884年),西人有傅蘭雅(John Fryer,1839-1928年)、林樂知(Young John Allen,1836-1907年)、金楷理(Carl T. Kreger,1839-1914年)等。最初譯出的僅是有裨於製造之書,如《汽機發軔》、《汽機問答》等,後來逐漸擴大到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著作,涉及數學、物理、化學、測繪、天文、地理、地質、醫藥、博物、工藝、歷史、政治、軍事、外交、教育等。在〈江南製造總局翻譯西書事略〉中指出:「因想一法,將西國要書譯出,不獨自增識見,並可刊印播傳,以便國人盡知。」從1868年至1912年,江南製造局共刊行譯書183種,地圖2種,譯名表4種、連續出版物4種,共計193種。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