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2 3 4 5

 

、漢末三國時期荊州的重要戰爭

從東漢衰亡到三國鼎立,荊州先後出現多場戰爭,計有襄陽攻防戰、宛城奇襲戰、沙羨之戰、夏口之戰、樊城攻略戰、博望坡之戰、長坡之戰、赤壁之戰、樊城之戰、夷陵之戰,其中以赤壁之戰、樊城之戰,以及夷陵之戰的歷史影響最大。本節對該三個戰役的始末經過一一論述。

赤壁今貌

(一)赤壁之戰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消滅了中原割據勢力,立即將矛頭直指荊州,翌年在鄴城玄武苑內開鑿玄武池,訓練水軍,為南下荊州作出準備。公元208年八月曹操出兵荊州,荊州牧劉表因受驚惶恐而病逝。諸將奉劉表次子劉琮為荊州牧,劉琮舅父蔡瑁掌握實權。當曹操軍隊來到新野,劉琮和其母親蔡氏決定向曹操投降。劉備被迫逃往江陵,曹操親率精騎五千,在當陽長坡遇上劉備,將劉備徹底擊潰。劉備只好趕往江夏,與劉表長子劉琦會合,二人部下共有兩萬。曹操輕鬆取得荊州六郡後,統兵四十餘萬,決意水陸俱進,收拾劉備和割據江東的孫權。劉備派諸葛亮前往江東,游說孫權與其合作,共同對抗曹操。諸葛亮以激將法煽起孫權的抗曹決心,加上孫權麾下大將周瑜堅決主戰,孫權在一片投降聲音中與劉備達成同盟。周瑜領軍三萬走向前線,與劉備軍隊會合,而孫劉聯軍共有五萬。從軍隊數目上,曹操佔有絕對的優勢。

公元208年十月,曹操與周瑜率領的孫劉聯軍在赤壁相遇。赤壁在今湖北蒲圻長江南岸,與北岸烏林相對。曹軍收縮在北岸烏林,與南岸赤壁的孫劉聯軍隔江相峙。為了訓練北方士卒習慣乘船,曹操命令把戰船用鐵鏈首尾連接起來,以減輕船身的搖晃,並形成水寨,防止敵人偷襲。但是曹操這種做法,使到戰船喪失了機動性。孫劉聯軍大將黃蓋知道曹軍這個弱點,向周瑜建議實行火攻。周瑜指使黃蓋詐降曹操,曹操接納黃蓋投降,約定黃蓋投靠的時間。

到了約降日子,黃蓋帶領十隻大戰船,船上裝滿乾草,又浸上油液,外面用布幕遮裹。接近曹軍水寨時,黃蓋下令士兵放火,然後跳上小船退走。十隻戰船燃燒起來,火借風勢,風助火威,戰船上的火很快蔓延至曹軍水寨和岸上營寨,曹軍登時大亂,孫劉聯軍馬上作出進攻,在火勢和聯軍的雙重衝擊下,曹操軍隊潰不成軍。曹操只好帶領殘兵敗將,匆忙從陸路經華容逃向江陵,孫劉聯軍緊緊追擊,曹軍狼狽不堪。曹操到達江陵後,不久退回北方。赤壁之戰結束,孫權聯軍大獲全勝,並且創下以少勝多的輝煌成績。赤壁之戰期間,曹操是五十四歲,周瑜是三十四歲,諸葛亮是二十七歲,孫權是二十六歲,由此可見赤壁之戰不僅是以少勝多,而且是後生戰勝前輩。三國歷史研究著名學者張大可認為曹操在優勢下吃敗仗,主要原因是過於急進,冒險發動赤壁之役。此外,他在戰略上也犯下四個錯誤:(一)不知彼己,低估對手,推動了孫劉聯盟;(二)器量狹窄,驕傲輕狂;(三)不聽勸諫,剛愎自用;(四)受阻大江,以短擊長。孫劉聯軍方面,以周瑜和孫權的表現最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戰前後,顯露其智謀深廣,心胸開闊,謙虛寛厚,以及善於團結長幼的優點;至於孫權則向處於弱勢的劉備伸出援手,並且力排眾議,與劉備結盟,表現出超人的膽識和智慧。所以我們評論赤壁之戰時,不應低估孫權一方的重要性。

(二)樊城之戰
樊城之戰的結果,就是導致劉備盡失荊州。追溯樊城之役的出現,必須從赤壁之戰結束後說起。赤壁之戰結束後,周瑜出兵江陵,與曹軍交戰,奪取了南郡部分土地。同時劉備亦派兵收取荊州江南四郡,分別是武陵、零陵、長沙和桂陽。孫權為了加強孫劉聯盟,把妹妹嫁給劉備。公元211年,劉備親赴江東,向孫權商借南郡和江陵,目的是打破被周瑜鎖困的處境,這正是我們所說的「劉備借荊州」。隨著周瑜病逝,魯肅接替周瑜職位,在魯肅的極力勸告下,孫權答允劉備要求。公元214年,劉備取得益州,翌年孫權派人向劉備索取荊州江南三郡,劉備藉故拒絕,孫權命呂蒙領兵兩萬攻取,劉備親率五萬大軍前往荊州。在孫劉雙方大戰一觸即發之際,曹操佔領了鄰近益州的漢中,劉備害怕曹操進軍益州,立即向孫權求和,很快達成和議,他們以湘水為界中分荊州,長沙、桂陽、江夏三郡屬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屬劉備。

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稱王,下令駐守荊州的關羽北伐攻打曹操,進逼襄陽和樊城。關羽殲滅曹操派來的援兵,揮軍猛攻樊城,並且調來防守江陵的士兵,把襄陽圍困起來,它就是「樊城之戰」。孫權看見關羽專注北伐,認為這是偷襲荊州的大好機會,暗中聯絡曹操,將襲奪荊州的任務交給呂蒙。呂蒙以生病為由,安排沒有名氣的陸遜代替自己,使本來輕視孫權的關羽更加放鬆戒備。呂蒙命令士兵喬裝商人進入江陵,江陵守將不戰而降,軍隊入城後對百姓秋毫無犯。這個時候關羽剛被增援的曹軍打敗,他知道江陵失守,馬上領兵返回江陵,但是回程期間,士兵散去大半,皆因他們收到荊州百姓安全的消息,不願意為關羽而戰。由於兵微將寡,關羽只好退守麥城,該城被孫權軍隊包圍,關羽作出突圍,被敵兵生擒。公元219年十二月,孫權斬殺關羽父子,將首級獻給曹操。由此可見,「樊城之戰」不僅使到劉備失去其義弟關羽和荊州所有土地,並且大大改變了曹、劉、孫三雄鼎立的割據形勢。

(三)夷陵之戰
曹操兒子曹丕在公元220年迫使漢獻帝禪讓,東漢滅亡,曹丕成為皇帝,建國號為魏,史稱曹魏。為了延續漢室統治,劉備在公元221年稱帝,人們稱他的國家為蜀漢。劉備稱帝後,不理會諸葛亮、趙雲勸阻,同年七月統兵八萬攻打孫權,目的是為關羽復仇和收復荊州。孫權隨即向曹魏稱臣,獲封為吳王。孫權稱臣動機是避免兩邊作戰,專心應付劉備,他命令陸遜督兵五萬,抵禦劉備大軍。夷陵之戰歷時十五個月,戰爭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公元221年七月至十二月。蜀軍發起進攻,水陸並進,攻陷巫縣,長驅直入秭歸。第二階段是公元222年正月至六月。劉備因前鋒軍隊受阻於夷道,所以將大軍屯駐於夷道北的猇亭,還引誘吳軍主力決戰。不過陸遜堅守不出,劉備只好安排士兵在岸上結營,從巫縣、秭歸至夷陵,連營樹柵四五里。第三階段是公元222年閏六月至八月。吳軍策動三次進攻,劉備軍隊幾乎全軍覆沒。第一戰是陸遜以火攻和密集的優勢兵力,在夷道猇亭擊敗蜀軍前鋒。同時與防守夷道的吳軍夾擊蜀兵。第二戰是涿鄉殲滅戰。吳軍包圍劉備統領的中軍,劉備慌忙撤退,吳軍不斷追擊,在涿鄉盡殲蜀軍主力。第三戰在馬鞍山發生。劉備率領殘兵在馬鞍山據高守險,陸遜督兵圍攻馬鞍山,蜀軍全面潰敗,劉備打算退往秭歸,但歸路被吳軍切斷,他惟有攀山越險,逃入白帝城,而趙雲亦率兵抵達白帝城援救。由於恐怕曹魏乘機進攻,吳軍停止追擊。夷陵之戰以蜀軍慘敗,吳軍大獲全勝告終,劉備大受打擊,不久在白帝城病逝。

夷陵之戰對蜀吳雙方有很大的影響。戰爭結束後,蜀漢從此放棄以戰爭手段,從孫吳政權手上取回荊州。更重要的是,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所設計的北伐計劃,即是從荊、益兩州出兵伐魏,在夷陵之戰後由於永遠喪失荊州,根本無可能實現,對日後諸葛亮開展的北伐戰爭甚為不利。張大可更加認為蜀漢失去荊州,使到蜀漢坐以待斃,他說「因為蜀國失去荊州,不僅喪失了北伐曹魏的一個重要基地,而且還喪失了一個重要的物資供應基地,益州雖然險塞,但蜀漢政權坐困益州,『處孤絕之地』,只是坐等待斃。」孫吳方面,孫權打敗關羽,奪取了荊州,把其勢力伸延至三峽以東、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夷陵之戰後,進一步鞏固孫吳在荊州的統治。不過夷陵之戰的結果,卻引致吳蜀聯盟的產生。張大可對此給予解釋:

首先,夷陵戰後,蜀弱吳孤,曹魏的優勢得到增強,為兩國恢復聯盟鋪平道路。第二,夷陵之戰,吳得荊州,穩固了上流門戶,不再擔心西邊的威脅,可以專心對魏,促使孫吳下決心與魏決裂。第三,夷陵之戰,蜀國慘敗,國力削弱,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尋求盟友。於是吳蜀聯盟很快恢盟。

最後,王玲《漢魏六朝荊州地區的經濟與社會變遷》總結赤壁之役、樊城之役、夷陵之役對三國形成及其變化所發揮的影響,還有荊州在三國鼎立中的地位,她說「赤壁之戰三家瓜分荊州,初定三國鼎立之勢;樊城之戰,劉備失荊州,三國鼎立之勢進一步形成,而夷陵之戰後劉氏退於益州,曹、孫以荊州對峙,勢力均衡,三國腳立局面最終確立。因此可以說,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始於荊州,最後也完成於荊州。」

1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