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5

 

梁啟超
三、文化和文明的解說

首先,談談文化的內涵及其外延。「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經歷了由「文」與「化」各自為詞到組成「文化」一詞的過程。「文」的本意是指色彩交錯的紋理;引伸為裝飾、修整、人為加工和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性符號,再引伸為文物典籍、禮樂制度、言辭文章等。「化」的本意為生成、造化、變易等,指的是兩種事物一方或雙方的形態與性質發生變化。「文化」成為一個固定詞,是在西漢,含有「以文教化」的意思,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與武力征服相對應。

在西方,「文化」一詞也帶有「以文教化」的含義。英文culture源於拉丁文cultura,其本義為耕作、居住、練習、留心、注意、敬神等,英文引伸為對樹木和禾苗的栽培,進而擴展為對心靈、知識、情操和風尚的塑造與培養等。在西方語文中,「文化」引伸為個人素養、社會知識、思想方式、藝術成就等內容。西方所說的「文化」,更多地展現了由物質生產活動引入精神生產活動的文明進化特點。現時中外學界關於「文化」的定義,已由百多個發展為二百多個,不勝枚舉,莫衷一是。由於我們要討論的是中國文化,所以不妨由近代中國學者的說法入手。

早於二十世紀初年開始以新角度研究中國文化的先驅學者梁啟超,在〈甚麼是文化?〉一文中說:「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積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所謂共業,就是包含人類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各種業果。文化與生活息息相關,教育家蔡元培談到美學時就認為「文化是人生發展的狀況」;哲學家梁潄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指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的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又於《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強調,文化「是生活的樣法」。政治家、思想家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是甚麼?〉一文中,進一步認為「文化是對軍事、政治、產業而言」,文化的內容「是包含著科學、宗教、道德、美術、文學、音樂這幾種」。史學家錢穆在《中國文化之特質》中說:「文化即是人類生活之大整體,匯集起人類生活之全體即是文化。」

至於「文明」之意,是從人類的物質生產引伸到精神的昌明。《尚書》〈舜典〉中有「睿哲文明」之語,唐人孔穎達疏曰:「緯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易》〈乾‧文言〉有「見龍在田,天下文明」之句,孔穎達疏曰:「天下文明者,陽氣在田,始生萬物,故天有文章而光明也。」現代中文裏的「文明」,是英文civilization的對譯,英文「文明」源於城市,表示城鎮社會生活的秩序和原則,是與「野蠻」、「不開化」相對應的概念。因此文明含有進步、進化的意思。中國學者認真區分「文明」與「文化」,始於胡適,他在〈我們對於西化近代文明的態度〉一文中,將文明定義為「一個民族應付他的環境的總成績」,而將文化定義為「一種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近代日本人對「文明」一詞的使用,是值得注意的。明治維新的口號之一,是「文明開化」。福澤諭吉的《文明論之概略》一書,把人類社會進程分為野蠻、半開和文明三個狀態。英國的「文明史」,也被譯介到日本,這對近代中國史學有一定的影響,日人白河次郎、國府種德著《支那文明史》被譯成中文,1903年由上海競化書局出版,是明顯的例子。《支那文明史》共有十一章:(一)世界文明之源泉及支那民族;(二)原始時代之神話及古代史之開展;(三)支那民族從西亞細亞來之說;(四)學術宗教之變遷概說;(五)政治上之觀念及君主政治之發展;(六)曆數地理之發達變遷;(七)建築土木之發達及變遷;(八)文字書法及繪畫之發達變遷;(九)支那之應用歐洲印刷術;(十)音樂雜劇及樂器之發達變遷;(十一)金屬之使用及舟車。此書屬於草創之作,引用資料頗多錯誤,議論也有可議之處,但畢竟是第一本綜述中國文明發達史的著作。由中國學者撰寫自己國家的文明史、文化史,是稍後的事。關於這本書,我們還要指出三點:第一,稱中國為「支那」不一定有貶意,「支那」一詞早見於中國佛經,福澤諭吉以「文野之戰」來比附中日甲午戰爭,揚言「文明」的一方戰勝「野蠻」的一方,致使「支那」在日本漸成蔑稱;第二,「中國民族西來說」在中國引起很大回響,在民族學、文化學、歷史學和考古學等領域之中,都先後有過討論,出現了大量著作;第三,印刷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後來傳到歐洲,但西方並不完全接受這個事實,並有德國古騰堡發明印刷術之說,書中〈支那之應用歐洲印刷術〉一章,容易使人將近代的「應用」和古代的「源流」兩者混為一談。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