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5 6 7

現代日本史講話(續)

 

第四講 昭和前期的政治與社會
一、法西斯勢力概說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至1930年代日本政界的發展,是明顯地與意大利、德國在某個程度上相似的新類型的運動,其結果所成立的統治體制,以至於1945年日本戰敗為止,有人稱之為「日本式法西斯主義」或「天皇制法西斯主義」。其名稱是否妥當,至今仍在爭論中。當然,從最狹義的角度來解釋,在意大利所特有的法西斯主義綱領與性格,只存於意大利。但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意、德、日等後起帝國主義國家,雖各具獨特的形式,但具有共通要素的運動和體制,一併稱為法西斯主義,則仍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於此,應該注意下列三項:

  • (1)馬克思主義的介說:在(國家)獨佔資本中奠定其經濟基礎,而作暴力式的政治支配。
  • (2)天皇制法西斯主義:在日本,其政治支配是以軍部為先鋒,而以天皇制權力機構為媒介,即所謂「從上而下的法西斯主義」。
  • (3)以納粹德國為典型代表的法西斯主義:日本有指向法西斯主義的運動,但作為政治支配體制的法西斯主義並不存在。(只有所謂「戰時體制」)

換言之,與德國相比,日本缺少以下的內容:

  • (1)日本缺乏納粹黨式強而有力的獨裁體制。
  • (2)希特拉之流的獨裁者並不存在,即使東條英機是唯一以陸軍大臣兼任總理大臣的人,與希特拉相比,也是弱得多的。
  • (3)無一黨獨裁(日本的大政翼贊會不是一個政黨)。
  • (4)無統一國家意志。內閣更迭,政府與軍部意見不一。在德、意兩國,是推行打破現狀的「革新」運動;日本方面,則以大眾運動的形式奪取政權。軍部的青年將校和民間的國家主義團體推行的急進國家改造運動,所要打倒的對象,是元老、政黨和財閥。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