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5 6 7

現代日本史講話(續)

 

二、日本法西斯主義的抬頭

1930年世界恐慌波及全世界,在美、英、法諸國,採取對策克服了恐慌。在意大利及德國,出現了墨索里尼及希特拉;而在日本,則為右翼勢力的興起及軍部的策動。

日本為擺脫西方國家的壓制,勵行西化(近代化),導致資本主義的興起。而資本主義的興起,造成兩種結果:

  • (1)社會主義 →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
  • (2)本土化運動(國粹保存運動) → 民間右翼運動 → 法西斯主義 → 東條英機的專制。

德、日兩國不同之處:德國納粹藉選舉掌握政權,日本藉軍部干涉政治而逐漸掌握政權。太平洋戰爭即由後者所引起。

法西斯主義,從對內的政治言,是藉民主主義之名行中央集權之實,即以一黨獨裁打壓共產主義和自由主義思想。而在思想上強調國粹主義,高唱國家或民族至上,故也可說是極端的國家主義。對外而言,則強調以拯救其他民族為天職,所以擴充軍備,對外進行侵略,擴張勢力。換言之,也就是軍國主義。

日本法西斯主義具有以下特色:

  • (1)家族主義;
  • (2)農本主義思想 (針對財閥,其基礎在農村);
  • (3)亞洲主義;
  • (4)封建遺留的志士。

由1919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可說是日本法西斯主義的準備時期,亦即「民間右翼運動時期」。在此之前,日本已有一些以「東亞同盟」對抗歐美勢力為宗旨的右翼國粹主義集團,如玄洋社、黑龍會等,但其本質與法西斯主義並不十分相同,而是西力東漸下的產物,對國家體制的改革並無積極意見,逐漸為明治政府所吸收,並積極參與推展大陸政策(他們認為這是日本拯救東亞免受西方侵略的道義行為)。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乘虛而入,掌握了東方貿易,但在國內則矛盾越來越深化。明治時殘留的民間國粹團體黑龍會及其支系浪人會,遂與當時新成立的右翼團體,如「大正赤心團」、「皇道義會」、「大日本國粹會」、「赤化防止團」、「大日本正義會」等聯合,積極推展反赤化和粉碎罷工運動,即對抗左翼的馬克思主義者。不過,這時仍沒有積極的國內政治改革綱領。

1919年,日本法西斯主義教祖北一輝組織「猶存社」,他在同年秘密出版《日本改造法案大綱》,成為軍部急進派的聖典。明顯提出「建設革命的日本」、「改造運動聯合」、「解放亞細亞民族」等綱領,已非消極的反赤化運動,而含有改造國政、解放其他民族的法西斯意識形態。1924年猶存社分裂,衍生出「行地社」,再衍生出許多右翼團體,著名的如「建國會」等。

總之,大正年間,右翼團體大致分為兩種形式:

  • (1)具有封建色彩的組織,但含有法西斯的因子;
  • (2)明顯揭示法西斯意念的團體。其共同特徵是反民主、反工會、反赤化及鼓吹對外侵略,但未形成強大的運動。

進入昭和期,即1926年後,又有一些陸軍青年將校開始組織類似法西斯的團體,如血盟團、櫻會(最為激烈)等。該會會員於1931年3月企圖與民間右翼團體聯合發動政變,擁戴陸相宇垣一成創立軍政府,後因軍方反對而未果,稱為「三月事件」。同年又有類似的十月事件,亦未果。但對關係者的處置寬大,助長了軍部發動政變。此後民間右翼分子與青年將校的法西斯運動逐漸成形,愈趨激烈。暗殺流行,激烈反對馬克思主義。 進入法西斯主義成熟期。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