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5 6

中國歷史科「地域與資源運用」專題教學特輯
「地域與資源運用」書目提要

 

一、黃河流域與國都興廢

【1】譚其驤主編:《黃河史論叢》,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年。(250頁)
黃河固然孕育中華民族成長,但是黃河水患也造成人命財產的嚴重損失,因此歷代政府對治理黃河相當重視。新中國成立後,政府亦注重黃河治理工作,史學工作者透過總結不同朝代的治理經驗,為政府在進行黃河水利建設方面提供參考。《黃河史論叢》的出版就是為了滿足這一項需要。該書收錄十四篇文章,計有〈《山經》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西漢以前的黃河下游河道〉、〈黃河在中游的下切〉、〈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會出現一個長期安流的局面〉、〈讀任伯平「關於黃河在東漢以後長期安流的原因」後〉、〈隋唐五代時期黃河的一些情況〉、〈宋代黃河下游橫隴北流諸道考〉、〈金明昌五年河決算不上一次大改道〉、〈元代河患和賈魯治河〉、〈萬恭和《治水筌蹄》〉、〈清代銅瓦厢改道前的河患及其治理〉、〈黃河下游明清時代河道和現行河道演變的對比研究〉、〈黃河下游河道變遷及其影響概述〉、〈大伾山、廣武山與黃河〉。這些文章由七位學者撰寫,分別是譚其驤、史念海、鄒逸麟、周魁一、王京陽、徐福齡,以及馬正林。譚其驤在回顧過去黃河治理的歷史之餘,對於如何治理當代黃河水患,表達了個人意見,他認為「根據歷史的經驗,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和下游工程措施是缺一不可的,只強調一個方面,就失之偏頗。」

【2】郭湖生:《中華古都──中國古代城市史論文集》,台北:空間出版社,2003年。(270頁)
作者在〈前言〉中說明古代中國首都的特點,他表示「都城不同於一般城市,有其特殊的性質和要求,規模也較為龐大。在選址方面,都是以全國地域和當時的全局形勢出發,考慮地位適中,交通運輸便利,保障安全,經濟實力雄厚,便於對全國實行有效控制等等。都城是政治中心,核心是皇權,有皇帝生活的宮殿苑囿;有禮制的需求,如朝會和壇廟祭祀場所;有中央權力機構的部門,如丞相府、尚書省和寺、監、署等衙門。都城是軍事重心,需要集中相當數量的野戰部隊和衛戍部隊。都城是文化中心,如建立太學辟雍、藏書樓等。都城是各種宗教活動和管理宗教的中心。都城又是人口聚集之地,要有良好的道路、橋樑、漕渠,還要建設倉儲傳舍乃至外國使節商旅的府邸旅舍。所以,都城有其獨特的性質,在功能上又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綜合性的統一體。」本書以歷代多個古都為例,進一步闡明中國都城的特色。全書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歷代都城」對長安、洛陽、建康、開封、臨安、北京這些都城作出探討。「第二部分:城市史專題研究」收載六篇論文,計有〈關於中國古代城史的談話:與王綽談話〉、〈子城制度〉、〈魏晉南北朝至隋唐宮室制度沿革〉、〈臺城考〉、〈中國古代城市水工設施概述〉、〈論鄴城制度〉。

【3】史念海:《中國的運河》,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448頁)
該書是抗日戰爭期間的作品,出於重印需要,作者對它進行修訂,附上了若干地圖。全書由八章組成:(一)遠古時期自然水道的利用;(二)先秦時期運河的開鑿及其影響;(三)秦漢時期對於漕運網的整理;(四)東漢以後漕運網的破壞與補綴;(五)隋代運河的開鑿及其影響;(六)政治中心地的東移及運河的阻塞;(七)大運河的開鑿及其廢弛;(八)大運河的殘破及恢復。書末有〈附錄:論濟水和鴻溝〉。作者強調歷史地理學一定不可以脫離現實,必須盡量「為世所用」,否則有機會失傳,他說「我逐漸體會到像歷史地理學這樣一門學科不僅應該為世所用,而且還應該爭取能夠應用到更多的方面。一門學科如果不能為世所用,那它是否能夠長期存在下去,就成了問題了。」在撰寫本書時,作者當然抱著「為世所用」的想法,因此主張在黃河下游平原地區恢復古代的運河,他解釋道:「從歷史往事觀察,黃河下游南北廣大平原,自來是興修運河最多的地區。自鴻溝系統諸運河肇其端倪以後,其後陸續興修,規模最大的當推唐宋的汴河和太行山東的永濟渠。千百年來,由於黃河頻繁潰決,洪水挾帶泥沙淤積,下游南北的平原已有所升高。平原是適宜興修運河的地區,這在古今並無過大差別;如果說,要恢復古代的運河,這個地區應是首先受到考慮的所在。這個地區在遠古時期是我國文化的搖籃,也是我國先民的發祥地。當時文化能夠有顯著的發達,原因自非一端,河流眾多也應是其中的一點。如果在這裏恢復以往的運河,不僅能夠促進這個地區的四化,也將使這個地區的文化更加發達起來。」

【4】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542頁)
中國古代首都的研究意義,在於一方面是透過它們可以了解歷代封建王朝的社會與文化面貌,另一方面有助推動現在的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以及進行愛國教育。作者詳細表示「一個都城的建立有它的自然條件和社會因素,而自然條件往往首先受到重視。山川地利、水土物產,固然關係密切,軍事形勢尤為選擇都城時所不能忽略的要點。各個時期的社會組成都相當繁雜,隨著歲月的遞嬗,又都不斷在演變。一代的都城既是當年全國的縮影,由都城社會的演變正可以探索全國繁雜的變化。一代都城又是人文薈萃之所在,文化發達不能說不是其中的一個因素。當然全國的文化因時因地各有其特色,都城的文化雖未必就盡舉國的全貌,主要的輪廓還是可以略見一斑的。時移世易,前代都城大都已失去其原有地位。但山川形勢多未改變,歷史淵源仍可追溯,因而現在還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古都研究不僅有裨於精神文明建設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也能促進物質文明的建設。尤其是在當前四化建設時期,為了建設新的城市,古都研究更是當務之急。」該書由九章組成:(一)中國古都學芻議;(二)中國古都概說;(三)中國古都形成的因素;(四)中國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五)中國古代都城建都期間對於自然環境的利用和改造及其影響;(六)中國古都和文化;(七)論中國古都文化與當代文化的融通;(八)中國古代都城的蕭條與破壞;(九)唐代長安外廓城街道及里坊的變遷。書末有兩個附錄:(一)唐代長安和洛陽;(二)《中國古都研究》序。

【5】何炳棣:《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69年。(228頁)
一般人均認為黃河流域是中國文化的發祥地,本書作者卻提出異議,認為黃土高原才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他指出「中國文化的發祥地,一般皆以為是黃河流域。但是分析近年個別及綜合性考古報告中幾千處新石器文化遺址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其他自然條件,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文化的起源,實與這條泛濫難治的黃河甚少直接的關係,而與黃土(loess)區域的自然環境有牢不可分的密切關係。……我國遠古文化的核心區或搖籃區是黃土高原的中南和東南部,即今日陝西渭河流域、山西汾河流域和河南的西部。」農業與遠古文化發展息息相關,因此作者運用考古學、植物學、語言學等學科知識,還有歷史文獻資料,深入剖析遠古時期黃土區域的自然環境、植物種類與農業發展,藉此證明該區域是中國文化及農業起源地的說法。全書主要由上、中、下三編所組成:〈上編:中國黃土區域的古自然環境〉、〈中編:古代文獻中黃土區域的植被〉、〈下編:中國農業的起源〉。何炳棣教授在〈前言〉中交代了各編內容,他說「為比較深刻瞭解中國農業的起源,治史者必須對黃土區域的古自然環境有正確的認識。本刊上編將近年中國科學界對黃土多方面研究的結果,作一極簡單的摘要,以充本刊中編和下編的必要科學背景知識。本刊中編詳細分析我國古代文獻中的植被資料。此項工作的意義有二。一、植被是溫度、雨量、土壤、生物和歷史的綜合產物,與農業起源有極密切的關係。二、我國古代文獻之中,比較豐富而又具有科學價值的資料就是有關植被的記載。本刊下編的主旨是根據多方面史實說明我國遠古的農業體系的特殊區域性和獨立性。」

【6】魯樞元、陳先德主編:《黃河文化叢書.黃河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579頁)
中國民間文學與民俗學研究先驅鍾敬人解釋黃河對孕育中國文化的重要性,他說「要了解中國文化,不能不了解黃河文化。黃河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黃河流域文化區,尤其是中、下游交滙一帶,有著深厚的原始文化遺存,很早就成了原始人類的生活地。……近年來,圍繞華夏文明起源的討論,學界提出了四大文化區域說,即黃河流域文化區、長江流域文化區、珠江流域文化區、遼河流域文化區。但是,依據大量的考古發現和古典文獻記載,證之以豐富的神話傳說,無可辯駁地說明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起源的主要區域,是華夏文化的重要源頭。疏理探索黃河文化,是推進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基礎和前提。」

書首是〈緒論〉。全書共有七編:(一)自然篇;(二)搖籃篇;(三)文明篇;(四)防洪篇;(五)灌溉篇;(六)航運篇;(七)人物篇。七篇由三十一章組成,計有:(一)黃河形成前的古華夏;(二)黃土高原的形成與黃河的發育;(三)全新世與黃河的自然史;(四)黃水、黃土、黃皮膚的人;(五)人類與黃河的艱難協調;(六)搖籃中的黃河文化;(七)原始藝術的靈光;(八)文明的基石;(九)鼎盛時期的黃河古文明;(十)走向成熟的黃河文明;(十一)黃河文明的式微;(十二)洪水肆虐四千年;(十三)中華治水重一河;(十四)治河思想分野;(十五)治河工程技術;(十六)先秦兩漢時期;(十七)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十八)宋西夏金元時期;(十九)明清時期;(二十)民國與新中國時期;(二十一)黃河航運的萌芽;(二十二)漢唐建都與黃河航運;(二十三)河運與海運;(二十四)民國以來黃河航運;(二十五)從黃河航運史想到的;(二十六)先秦時期的治水人物;(二十七)漢唐時期的治水人物;(二十八)宋元時期的治水人物;(二十九)明代的治水人物;(三十)清代的治水人物;(三十一)近現代治黃專家。

【7】岑仲勉:《黃河變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786頁)
顧名思義,本書集中探討黃河的變遷,研究動機一方面是關於黃河古代變遷歷史,尚存在許多難解難分的問題;另一方面是為政府治理黃河工作提供參考。作者指出「當1950年春間我初授隋唐史課,講到隋煬帝開通濟渠那個節目,略為參考前人的批判,曉得那一回工程,不過承襲古代遺蹟,再加擴大。我於是檢閱到酈道元《水經注》和南北朝的交通史料,似乎對古代黃河的真相,獲得進一步的認識。然而事實究嫌模糊,我於是再追溯而上,細讀《史記》河渠書和戰國雜說,同時把向來認為黃河權威作品的《禹貢》,參用近人新釋,施以解剖,上古黃河的真相,至是才得一線光明。總之,它的歷史、變遷,還夾雜著許多難解難分的問題,要待我們來發掘,……同年七月,毛主席以英明領導,決定大力治淮。我從報上讀悉之後,細想一下,黃是淮的鄰人,又是它的敵人,治淮成功,繼以大力治黃,那只程序先後的事。我受了前項消息的鼓勵,越覺得我個人在可能的範圍內,應該繼續向黃河變遷史努力發掘,庶可略盡一部分為人民、為廣大群眾服務的責任。」書首為〈導言〉,另有十六節,計有第一節〈黃河重源說的緣起〉;第二節〈重源說經過長時期而後打破〉;第三節〈《禹貢》是甚麼時代寫成的?〉;第四節〈商族的遷都對黃河有甚麼關係〉;第五節〈周定王時河徙還存著疑問──不是春秋時代〉;第六節〈禹河是甚麼?經行哪些地方?〉;第七節〈東周黃河未徙以前的故道〉;第八節〈兩漢的黃河〉;第九節〈隋唐的黃河〉;第十節〈五代及北宋的黃河〉;第十一節〈金代的黃河及關於河徙的許多疑問〉;第十二節〈元代治河的概略〉;第十三節上、下〈明代河患的鳥瞰〉;第十四節上、下〈清代的河防〉;第十五節〈自辛亥革命至抗戰前〉;第十六節〈結論〉。

【8】侯仁之主編:《黃河文化》,北京:華藝出版社,1994年。(564頁)
沒有黃河,就沒有黃河文化,因此探討黃河文化,首先要認識黃河的面貌。黃河自古以來就享有「四瀆之宗」、「百泉之首」的稱譽,她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向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份,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黃河流經地方,既有祁連山、賀蘭山、陰山、太行山等崇山峻嶺,也有廣闊無垠的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公里。除主流外,還有數百條大小支流,較著者分別是渭水、涇水、汾水、洛水、洹水等。黃河的獨特自然環境,孕育了偉大的黃河文化,本書讓我們了解黃河文化的具體內涵。全書分為六編。第一編〈孕育黃河文化的自然環境〉共有五章:(1)黃河流域的地形特徵;(2)控制黃河發育的地質基礎;(3)氣候與土壤;(4)豐富的動植物促進了文明發揮;(5)世界最大的黃土高原及其景觀。第二編〈黃河文化的萌芽〉則有四章:(1)遠古人類文化的蹤跡;(2)早期農耕文化;(3)仰韶文化;(4)龍山文化。第三編〈黃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只有三章:(1)夏文化;(2)商文化;(3)周文化。第四編〈穩定的黃河文化中心的形成〉就有五章:(1)漢唐都城風采;(2)縝密的統治制度與治國之術;(3)經濟的發展、商業的繁榮與科學技術的進步;(4)文化的興盛;(5)黃河文化向周邊的傳播與中外文化交流。第五編〈重心轉移時期的黃河文化〉包括四章:(1)宋代經濟的空前繁榮;(2)游離中的國都城市;(3)兩宋文化的高度繁榮;(4)科學技術的突出成就。第六編〈以北京為中心的黃河文化〉分別有六章:(1)北京──黃河文化繼續發展的中心;(2)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與人口水利的發展;(3)中央集權的強化與經濟的高度繁榮;(4)國內各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的新高潮;(5)頻繁的中外交往;(6)思想文化與科學技術。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