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5 6
六、清代的廣州

【1】廣州市經濟研究院、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廣州近代經濟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371頁)
早在秦漢時代,廣州已經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中心,並且是對外通商的重要口岸。唐代時期,更成為世界著名的貿易港口之一。及至宋代,由於陸上絲綢之路被西夏控制,宋代官民只好利用海上絲綢之路,繼續與外國商賈進行貿易,而廣州成為中國海上絲路的起點。明清兩代,在鴉片戰爭爆發前,中國長期實行海禁,只開放廣州一地對外貿易,這情況直到中英南京條約的訂立才出現轉變。在海禁期間,廣州的對外貿易更蓬勃發展,這些發展帶動當地的農業與手工業,使它們茁壯地成長。繼南京條約以後,中國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增設更多通商口岸,廣州在中外貿易上的表現,不再是一枝獨秀。不過,因為外資湧入與國家實行經濟現代化,近代工業於廣州勃興,使廣州經濟形態產生了變化。《廣州近代經濟史》側重探討近代時期廣州的經濟發展,書中總共九章:(一)鴉片戰爭的廣州經濟(1839年以前);(二)鴉片戰爭時期的廣州經濟(1840至1864年);(三)洋務運動與廣州經濟(1865至1894年);(四)中日甲午戰爭後的廣州經濟(1895至1911年);(五)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廣州經濟(1912至1924年);(六)省港大罷工對廣州經濟的影響(1925至1927年);(七)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廣州經濟(1928至1936年);(八)抗日戰爭時期的廣州經濟(1937至1945年);(九)解放戰爭時期的廣州經濟(1946至1949年)。

【2】梁嘉彬:《廣東十三行考》,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388頁)
梁嘉彬(1910─1995)的祖籍是廣東省番禺市,193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系,兩年後赴日本留學,考入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梁嘉彬返回中國內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台灣光復,梁氏渡海赴台,此後在台灣、香港等地從事教研工作。梁嘉彬是清代廣東十三行之一天寶行行商後人,這種關係促使他開展廣東十三行的研究,撰寫了〈廣東十三洋行考〉一文,其後將文章擴充,寫成《廣東十三行考》一書,於1937年付梓出版,後來他又對該書作出修訂補充,在1960年出版增訂本。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一)序篇;(二)本篇;(三)尾篇。〈序篇〉說明研究廣東十三行的意義,評論有關這方面的中外著作。〈本篇〉是全書的重心,共有三章:(一)十三行起源考;(二)廣東十三行沿革考;(三)廣東十三行行名、人名及行商事蹟考。〈尾篇〉探討與行商相關的多個問題,如行商與外國商人的關係、行商與鴉片貿易的關係,以及他們的道德操守等。廣州中山大學蔡鴻生教授對此書充分肯定,他說「梁嘉彬先生作為行商的後代,對往事別有會心,他是帶著了解之同情寫書的。情之所至,難免字裡行間會有發潛德之幽光的微意流露。不過,學人的理性畢竟佔了上風。通過對中西歷史文獻的精勤爬梳,廣東十三行的起源、沿革、盛衰和功過,被條理化地敘述出來,成了一首節奏分明的行商制度之歌。全書所考,立足扎實,綱舉目張,至今仍保持著作為奠基性著作的學術價值。」

【3】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廣州市荔灣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廣東十三行滄桑》,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01年。(335頁)
廣州十三行在1757至1842年的八十五年間,是中國唯一的官方特許的海外貿易經營機構,十三行全盛時期,亦標誌著廣州對外貿易發展走向高峯,大大超越國內其他城市。此外,十三行行商又是清政府與外國商人之間的中間人,所以在推動中西經濟與文化交流方面,十三行行商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由於廣州十三行在經濟、文化上的突出表現,因此吸引中外學者對十三行進行研究。本書收錄這方面的研究論文,數目共有二十一篇,計有梁方仲〈廣州十三行名稱考〉、曾昭璇等〈廣州十三行商館區的歷史地理〉、陳柏堅〈廣州十三行商貿概況〉、劉亦文〈簡話十三行〉、陳堅紅〈錦綸會館與十三行〉、胡文中〈十三行與鴉片戰爭〉、蔣祖緣〈清代十三行與西關文化〉、丁新豹〈晚清中國外銷畫〉、朱萬章〈潘氏家族與嶺南刻帖〉、陳國棟〈潘有度(潘啟官二世):一位成功的洋行商人〉、潘剛兒〈十三行行商潘正煒〉、黃景聽〈清代廣東著名行商盧觀恒〉、黃啟臣〈從官商到吏士──天寶行商的演變〉、管亞東〈清代前期廣州口岸中西貿易的行外商人〉、Paul A. Van Dyke〈一七零零至一八四零年間廣州的補給品交易〉、龔纓晏〈哥德堡號──中瑞經濟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陳敬堂〈籌建十三行歷史博物館芻議〉,以及章文欽的四篇文章,分別是〈清代廣州十三行與澳門〉、〈十三行行商早期首領潘振承〉、〈十三行行商首領伍秉鑒和伍崇曜〉、〈十三行行商吳健彰〉。

【4】蔣祖緣、方志欽主編:《簡明廣東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830頁)
追溯廣東歷史,可以從遠古時代說起。1958年,在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鎮發現一件中年男性頭骨化石,考古學家稱該化石為「馬壩人」,屬於古人的早期類型,而古人是由猿人演化出來。馬壩人化石已有超過十二萬九千年的歷史。由此可見,早在遠古時期,人類已於廣東生活。廣東北面是南嶺,南嶺將廣東、廣西兩地與中原地區分隔開來,因此廣東與廣西的古稱是嶺南。嶺南越族自商周開始,與中原、長江人民有所交往。及至秦代,嶺南納入中國版圖。三國時代,東吳政府把嶺南分為廣、交二州,廣州由此得名。晚唐時期,嶺南分為嶺東、嶺西,開廣東、廣西的濫觴。元朝政府設立廣東道。清代置廣東省,廣東省作為行政單位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簡明廣東史》一書對廣東從遠古至一九四九年期間的歷史,按時序分作十六章進行闡述。各章分別是(一)緒論;(二)從「馬壩人」到氏族公社解體;(三)不發達的奴隸制與嶺南古越族;(四)秦至南朝廣東郡縣制的推廣和封建經濟文化的逐步發展;(五)隋唐五代粵北粵西的開發和廣州對外貿易的發展;(六)宋元廣東封建統治的加強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七)明代廣東布政使司的設置和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八)清代鴉片戰爭前的廣東社會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九)廣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開始和人民的抗爭;(十)資本主義的產生和各階層人民救國圖強;(十一)清朝廣東當局的「新政」和民主革命運動的高漲;(十二)軍閥統治與廣東人民的新覺醒;(十三)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國民革命運動;(十四)國民黨新軍閥的統治和廣東革命力量的恢復;(十五)日軍侵粵與廣東抗戰;(十六)國民黨政權的崩潰和全省的解放。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