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祥委、曾漢祥主編:《南雄珠璣移民的歷史與文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229頁)
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皆出身於珠江三角洲地區,三人對中國政治制度的轉型,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外,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中國內地逐漸向外開放,並且實行經濟改革,珠江三角洲經濟因而蓬勃發展,被譽為「世界工廠」,引起全世界人士注意。由於珠三角地區在近現代中國政治、經濟方面表現突出,刺激人們探討該地區人民的來源。根據學者研究,珠三角部分人民的祖先來自粵北南雄珠璣巷。魏晉南北朝期間,中原地區戰亂頻仍,不少中原百姓為了逃避戰爭,舉家南移,有些百姓選擇在嶺南定居。唐玄宗開元年間,粵北大庾嶺梅關新道開鑿成功,成為嶺南入粵的重要道路,因為該道處於交通要衝,自然吸引人民集中居住,南雄珠璣巷亦因此興起。南宋末年,蒙古南侵,珠璣巷居民只好離開家園,南遷至珠三角一帶,進而開發這個地方,其開發為日後珠三角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由此可見,珠璣巷移民對推動嶺南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發展貢獻極大。
《南雄珠璣移民的歷史與文化》一書不僅論述歷代珠璣巷移民的活動,並且闡明他們在經濟開發、文化思想傳播上的貢獻。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南雄珠璣巷移民的歷史〉共有五章:(一)宋代以前的大庾道移民;(二)宋代珠璣巷移民;(三)元、明、清的珠璣巷移民;(四)珠璣巷移民後裔的海外拓殖;(五)珠璣巷移民後裔在珠江三角洲的分佈與數量。〈下編:珠璣巷移民的文化〉則有四章:(一)珠璣巷移民與珠江三角洲的開發;(二)珠璣巷移民後裔對嶺南教育文化的貢獻;(三)珠璣巷移民後裔的學術成就;(四)珠璣巷移民後裔對中國思想史進程的貢獻。
【2】徐德志、黃達璋、梁郁榮、成有江編著:《廣東對外經濟貿易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431頁)
廣東對外貿易在先秦時代已經出現,至今有二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廣東對外經濟貿易史》一書論述遠古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間,廣東的對外經貿發展歷程。全書分為四篇。第一編〈揚帆海上絲綢之路〉共有六章:(一)走向大海;(二)稱雄海上絲綢之路;(三)萬里揚中華──唐代廣東外貿的輝煌歷程;(四)宋元──廣東外貿的黃金時代;(五)明代廣東外貿的盛衰轉折;(六)清代前期廣東外貿的畸形繁榮。第二編〈半殖民地化的縮影〉由第七至第十章組成:(七)鴉片戰爭硝烟下的廣東外貿;(八)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廣東對外貿易;(九)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廣東對外貿易的曲折發展;(十)抗日戰爭至解放前夕的廣東對外貿易。第三篇〈崎嶇之路〉只有三章,即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十一)希望的曙光;(十二)全面經濟建設時期廣東外貿的曲折發展;(十三)「文革」時期廣東對外貿易的大動蕩。第四篇〈先行一步〉亦由第十四至第十六章總共三章組成:(十四)廣東對外貿易躍上了新台階;(十五)廣東對外經濟事業方興未艾;(十六)走向大經貿。回顧過去歷史,反映廣東在改革開放中的成就,以歷史作為將來發展的參考,皆是本書的寫作目的,編者表示「本書之所以定名為《廣東對外經濟貿易史》,就是希望本書不僅能回顧兩千多年來廣東對外貿易的發展歷程,而且能反映出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對外經濟工作取得的輝煌成就。同時,作者還希望能與讀者一道,從廣東對外經貿浩繁的史實中領悟到某些歷史啟示,並引以為鑑。」
【3】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編:《嶺南歷史與社會》,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3年。(188頁)
所謂「嶺南」,就是指五嶺以南,「五嶺」是一系列山脈,橫臥於廣東、廣西兩省北部與江西、湖南兩省南部。它像一道屏風,將廣東和華中分隔出來,使廣東擁有獨特的自然環境與文化。翻閱中國古代文獻,關於嶺南文化的記載不多,而這些記載卻影響到我們對嶺南文化有種種誤解,對明清以前的嶺南文化採取輕視態度。事實上,以考古學、社會人類學、文化人類學的視角,對嶺南的出土文物、民俗生活進行研究,我們可以看到該地區的物質文化基礎相當深厚。此外,早在商周上古時期,嶺南地區已經與中原文化產生接觸。《嶺南歷史與社會》一書收錄了十篇論文,比較具體地闡明嶺南的古代物質文明、民俗文化,以及通俗文化內涵。這些論文計有麥英豪〈2000年前嶺南人的衣食住行〉、鄒興華〈香港考古遺址的保護及考古新發現〉、蕭國健〈二十世紀之前香港新界地區之社會發展〉、韋慶遠〈澳門史研究及澳門學〉、丁新豹〈嶺南的開發與香港前代的發展〉、劉志偉〈滿天神佛:華南的神祇與俗世社會〉、蕭鳳霞〈傳統再造:社區節慶與身份塑造〉、張洪年〈粵語今昔〉、陳守仁〈粵劇與香港文化〉、陳國球〈《客途秋恨》的文學欣賞〉。鄭培凱在〈前言〉中簡介了書中內容,他說「本書的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考古文化物所呈現的物質文明史,反映了古代嶺南人民生活的遺跡;二是通過社會人類學及文化人類學的觀察,展現民俗文化的歷史發展軌跡;三是通俗文化的研究,由語言、戲劇及文學的不同角度,探索上層精英文化與通俗文化的相互滲透與影響。」
【4】陳澤泓:《廣府文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573頁)
作者對「廣府文化」給予定義,就是人民使用粵方言,他們分佈在珠江三角洲,還有該三角洲的西部與北部。至於廣府文化的優劣特質,作者亦有所說明,他說「廣府文化是開放的,但同時也有封閉的一面;是務實的,同時也有不理性的直觀短視的一面;是善變的,同時也有不能經過積淀而成大器的一面。這些不足也是嶺南文化之不足。開放使廣府文化吸收了許多營養,但以實利為動機的內在自我,卻使人對開放之後的吸收有所選擇和限制。」作者相信只有通過進行廣府文化研究,才能克服廣府文化的缺點,使到它在推動中國現代化建設繼續作出貢獻,他表示「學術界應該通過這些問題的研究,提出積極的意見,引導廣府文化在新時代消除歷史上形成的積習,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不斷地揚長棄短,那麼,在近現代曾經創造了輝煌亮點的廣府文化,必將在嶺南的未來發展乃至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創造出更為光明的明天。」《廣府文化》一書出版正是滿足這方面目的,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共有十章,計有(一)南嶺屏障與五嶺通道;(二)珠江水系與珠江三角洲;(三)珠江流域的原始先民;(四)百越中的南越先民;(五)南越國前之番禺;(六)秦漢時期中原文化的融入與粵地漢化;(七)六朝隋唐時期的粵中;(八)南漢宋元時期的粵中;(九)明與前清時期的廣府;(十)晚清民國時期的廣府。〈下篇〉則有十二章:(十一)粵方言;(十二)粵劇;(十三)廣東音樂曲藝;(十四)嶺南畫派;(十五)廣府詩壇;(十六)廣東學術與變革思想;(十七)民間信仰;(十八)廣府民俗;(十九)商業與海上絲路;(二十)手工藝;(二十一)食在廣州;(二十二)建築園林。
【5】司徒尚紀:《廣東文化地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430頁)
文化地理研究涉及三個探討主題,分別是文化過程、文化景觀,以及文化區。作者對它們的性質加以解釋:「文化地理除了研究文化過程,重點還在於研究文化景觀,即人類依托自然背景所創造的各種人文現象,也就是被改造了的自然景觀,在這裏主要指廣東農業土地利用格局、聚落和建築文化、方言、風俗、宗教、地名、人才等。對每種文化景觀,盡可能追溯其淵源、演變、現狀特點與地域分佈規律。最後,各種文化景觀及其組合,都歸結於區域,即劃分文化區。借助於文化區,才能區別文化空間類型,窺見廣東文化在各地域的個性、差異和聯繫,以及空間轉化、分異的規律。」本書共有十章:(一)廣東文化形成因果;(二)廣東文化起源、發展和傳播;(三)農業土地利用景觀與分佈;(四)聚落與文化景觀;(五)方言地理分佈與文化景觀;(六)風俗文化景觀與群落;(七)宗教文化景觀與地理分佈;(八)地名文化淵源;(九)人才的產生、分布和流動;(十)文化區劃。書末附錄有十幅地圖,包括:(一)廣東石器文化遺址分佈圖;(二)廣東農業土地利用景觀分佈圖;(三)廣東省語言分區圖;(四)廣東各類教徒分佈圖;(五)廣東壯語地名分佈圖;(六)廣東圖騰文化地名分佈圖;(七)明代廣東舉人進士分佈圖;(八)清代廣東舉人進士分佈圖;(九)廣東大學文化程度人才分佈圖;(十)廣東文化區劃圖。
【6】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簡史》編纂委員會編:《珠江水利簡史》,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0年。(278頁)
珠江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河流,與長江、黃河、淮河、海河、松花江和遼河並稱中國七大江河。它途經中國的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六個省份,以及越南的東北部。珠江屬於一個比較複雜的複合型流域,由西江、北江、東江三條大江和入注珠江三角洲諸河共四個水系組成,其上游處於雲貴高原及黔桂高山狹谷地區,該地區的海拔高度多在一千米以上,中游為山地與丘陵夾雜,下游連接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帶。由於位處亞熱帶,因此珠江流域氣候溫和,雨量相當充沛,水資源自然豐富。此外,珠江地區的土地肥沃,物產富饒,礦藏品類繁多,蘊藏量極大。既然珠江具有優良的天然環境,因此早在遠古時期已經有人類的足跡。隨著時間的推移,珠江流域人口不斷增加。但是當地的自然災害亦不少,尤以旱災、水災最為猖獗,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很大的威脅。歷代政府與百姓致力在珠江興修水利,藉此減輕天災的破壞力。本書共有五章,闡述由先秦至民國二千多年間,中華民族子女在珠江興修水利的歷史。編者相信前人經驗具有參考價值,值得我們認真對待,他說「珠江水系為祖國的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文化發展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珠江也常鬧水、旱災害,給社會造成損失,給人民帶來苦難。二千多年來,珠江人民興水利、除水害的鬥爭,珠江水利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都值得認真總結,作為珠江治理開發、珠江水利發展的借鑒。」
【7】李景堂主編:《珠江300問》,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0年。(120頁)
談到東江,香港人莫不認識。我們使用的食水,大部分來自東江,而東江屬於珠江流域。對於珠江這條河流,不少港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不過,以下幾條問題,相信並非很多人能夠解答清楚,就是珠江包括哪幾個水系流經哪些地區?珠江流域是如何形成的?珠江的源頭在哪裏?珠江這一名稱是怎樣得來?珠江流域內人口有多少?珠江水利發展可分哪幾個階段?閱讀《珠江300問》一書,我們可以知道上述問題答案。本書亦列舉多項其他問題,以問答的形式,向讀者提供有關珠江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社會經濟、治理開發知識。至於本書的出版動機,旨在增進人們對珠江的認識,引發更多人熱愛與保護珠江,從而使珠江流域文明發展更加燦爛輝煌。編者在〈前言〉中表示「珠江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跨越滇、黔、桂、粵、湘、贛等省,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自古以來,珠江各族人民一直受著珠江及其眾多支流的哺育,共同創造了珠江流域的璀璨文明史。然而,它複雜多變的地形、氣候也給流域人民帶來憂患。改革開放以來,對於珠江的方方面面,人們愈來愈表現出極大的關注。為此,《人民珠江》編輯部與《廣東水利水電》編輯部合作編寫了這本《珠江300問》。該書也正是通過對江河知識的普及,讓廣大的讀者對珠江有更多的了解,從而使人們更加熱愛珠江,自覺地保護珠江,使珠江流域的文明史更加燦爛輝煌。」
【8】曾昭璇、曾憲珊:《宋代珠璣巷遷民與珠江三角洲農業發展》,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251頁)
本書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珠江三角洲開發簡史〉交代宋代以前珠江三角洲的發展。作者認為直到宋代,珠江三角洲的開發才蓬勃起來,他解釋道:「南雄珠璣巷是中原人士唐代以後入粵要道,因張九齡開梅嶺道後,宋都開封,入粵人士多不經廣西靈渠南下。加上廣州宋代成外貿名城,故南下多由梅嶺道。但多以廣州為終點。宋代以後,南遷人士漸多,且多為從事農業遷民。故對珠江三角洲開發貢獻特大。」第二部分〈宋元珠江三角洲上的珠璣巷遷民分佈〉闡明珠江三角洲八個地區的移民分佈,這些地區包括:北江下游三角洲區、西江下游三角洲區、西北江三角洲區、中山沖缺三角洲區、新會沖缺三角洲區、番禺沖缺三角洲區、東江下游三角洲區,以及東江三角洲區。第三部分〈宋代珠璣巷遷民對珠江三角洲的開發〉探討了三個問題:(1)珠璣巷遷民遷徙的性質;(2)珠璣巷遷民對三角洲農業的開發;(3)珠璣巷遷民與嶺南文化的孕育。黎子流在〈序〉中指出珠璣巷移民在珠江三角洲上進行築堤護田,這種農業生產技術大大促進了該三角洲的經濟開發。與此同時,這些移民也是文化的傳播者,提升嶺南文化水平,增加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他說「珠璣巷遷民在開發珠江三角洲過程中創造的築堤護田、築堤造田的經驗,成為我國水利史上一大功績,為珠江三角洲農業的開拓、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見,先進的生產技術是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珠璣巷遷民也是中原文化的傳播者,對嶺南文化的開拓和提高也顯示出重要的作用。先民們向海外廣泛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