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德勇:《隋唐兩京叢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178頁)
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杭州合稱中國六大古都,其中西安與洛陽的都城歷史最悠久。中國歷史地理研究著名學者史念海指出「西安就曾經為六個統一王朝和十一個政權的都城,歷時一千一百多年,最為長久。其次是洛陽,先後有十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歷時八百七十多年。再次是北京,也有六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歷時八百一十多年。居於長江下游的南京,有九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歷時三百八十多年。黃河下游的開封,同樣有六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歷時二百二十多年。就是錢塘江畔的杭州,吳越和南宋在當地也建都二百二十多年。」由於西安和洛陽具有都城歷史最長久的特點,因此吸引學者對該兩個古都的發展進行研究,當中以清代學者徐松的《唐兩京城坊考》至為突出,被奉為關於唐代長安與洛陽研究的權威著作。《隋唐兩京叢考》以該書作為基礎,進一步對唐代的長安和洛陽展開深入的研究。作者在〈後記〉中交代了撰寫本書的原因,他說「這本書是我的博士論文,選擇這樣一個題目來作學位論文,一是因為身居古都長安,深感有必要多花些扎扎實實的功夫,解決一些關於古都建置的基本問題;二是由於我在大學本科是學地理的,屬於理科,中小學時代又正好是在十年動亂期間渡過的,文史基礎很差,深感自己有必要首先在文獻學、史料學方面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選擇了隋唐兩京城坊研究作為博士論文的內容。這是因為隋唐兩京城坊是清代著名乾嘉學者徐松曾花過很大精力研究過的,這樣可以使自己在文獻學的訓練方面獲得較大的收益。」全書分為四個部分:(一)緒說;(二)上篇:西京;(三)下篇:東都;(四)後記。
【2】謝弗(Edward H. Schafer)著,吳玉貴譯:《唐代外來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727頁)
原著的本來名稱是《撒馬爾罕的金桃──唐朝的舶來品研究》(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A Study of Tang Exotics),1963年在美國出版。除書首〈導論〉外,另有十九章,分別是第一章〈大唐盛世〉、第二章〈人〉、第三章〈家畜〉、第四章〈野獸〉、第五章〈飛禽〉、第六章〈毛皮和羽毛〉、第七章〈植物〉、第八章〈木材〉、第九章〈食物〉、第十章〈香料〉、第十一章〈藥物〉、第十二章〈紡織品〉、第十三章〈顏料〉、第十四章〈工業用礦石〉、第十五章〈寶石〉、第十六章〈金屬製品〉、第十七章〈世俗器物〉、第十八章〈宗教器物〉、第十九章〈書籍〉。譯者指出該書主旨並非限於探討外來物品本身,最重要是闡析這些物品對唐代社會、文化發展的影響,他說「這部著作雖然是一部專門討論唐朝的外來文明的專著,但是作者的研究目的,或是說書中具體研究的內容卻沒有僅僅局限於對具體的外來物品的討論。作者的目的是要通過對於外來物品的討論來研究這些物品對唐朝社會、文化的影響,並進而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唐朝社會。正是由於作者具有了比較高的立意角度,所以本書的意義已經遠遠地超出了一般純考據的著作,它不僅為我們展現了唐朝社會文化、物質生活的一幅生動的畫面,同時也為我們認識唐朝的社會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
【3】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660頁)
本書是論文集,作者對書名與書中內容作出說明,他表示「這一本論文集一共收集了二十三篇論文。因為其中〈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一篇比較長一點,又放在卷首,於是就用這一篇的題目作為論文集的總名。所有收集在這一本論文集裏的文章,發表的時間始於1926年,止於1954年。論文性質都多少和中西交通史有點關係,按照內容,可以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自第一篇至第四篇,都和唐代歷史有關,特別是唐代中外文化關係史和國內西南少數民族的歷史。第二部分,自五篇至第十四篇,都是屬於所謂敦煌範圍的文章。第三部分,自第十五篇至第十七篇,談的是攝山佛教石刻和明清之際傳入中國的西洋美術。第四部分,自第十八篇至第二十三篇,都是和目錄學有關的一些文章。」〈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一文是向達的成名作,1933年以《燕京學報》專號形式出版,內容分為七個專題:(一)流寓長安之西域人;(二)西市胡店與胡姬;(三)開元前長安之胡化;(四)西域傳來之畫派與樂舞;(五)長安打毯小考;(六)西亞新宗教之傳入長安;(七)長安西域人之華化。此外,該文有兩個附錄:(一)柘枝舞小考;(二)盩屋大秦寺略記。向達,字覺明,1900年在湖南出生,是土家族人。1924年東南大學畢業後,先後任職於上海商務印書館、北平圖書館、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中央研究院。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擔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在反右運動與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於1966年因病逝世。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西文化關係、敦煌學、邊疆少數民族、鄭和生平及其活動。
【4】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463頁)
編者強調地理學往往離不開區域研究,而區域可以分為核心與邊緣兩個部分。他建議利用核心與邊緣這些概念,開展關於唐代的區域研究。透過探討唐代不同區域,可以增進對唐代文明的認識。他說「區域研究是地理學最基本的視角,從地理學角度來看,每一個區域都可以分為核心與邊緣兩大部分。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不同,促成了核心區與邊緣地帶的差異。唐代的區域研究,也有核心與邊緣之分,可以是全國疆域範圍的尺度,從京、都所在的畿輔核心區到地方一級的審視;也可以縮小到某個較廣大的宏觀大區(macro-region)的考察;或者將視角縮至更小的次一級區域來研究。唐代是中國古代社會最強盛的王朝,幅員廣闊,經濟繁榮,城市規矩,文化恢宏,人材輩出,外夷四服。對唐代文明的認知也應當具有區域研究的眼光,從比較中發現真實,看出差異。」本書收錄的十篇文章,是對編者建議的實踐成果,它們包括:成一農〈唐代的地緣政治結構〉、李并成〈盛唐時期河西走廊的區位特點與開發〉、魯西奇〈唐代長江中游地區政治經濟地域結構的演變──以襄陽為中心的討論〉、藍勇〈唐代長江上游地域空間的三大地位〉、吳松弟〈盛唐時期的人口遷移及其地域特點〉、林文勲〈唐代茶葉產銷的地域結構及其對全國經濟聯繫的影響〉、李孝聰〈唐代城市的形態與地域結構──以坊市制的演變為線索〉、張偉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區域及地理意象〉、張曉紅〈唐代長安流行文化的傳播地域及方式〉、辛德勇〈唐代的地理學〉。
【5】張銘洽、劉文瑞編:《長安史話:兩漢分冊》,西安:陝西旅遊出版社,1991年。(277頁)
西漢於公元前220年建立,至公元8年滅亡,其間以長安為國家首都。當時長安城周圍總長65漢里,城內佔地總面積達973頃,有160個巷里、9個商業區。城牆外有河水環繞,城牆有3丈多高;城內有華麗的宮殿,著名的有未央宮、建章宮和長樂宮。長安不僅是西漢政治中心,還是全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經濟方面,司馬遷《史記》對漢武帝時的長安有這樣的描寫,就是「京師之錢,累有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長安的繁華於此表露無遺。文化教育方面,西漢大學問家劉向、劉歆兩父子在長安整理從全國搜集得來的書籍,劉歆為這些典籍編目,他所編的目錄《七略》成為中國最早的一部目錄學著作。此外,不少史學家、文學家皆在長安進行創行,司馬遷的《史記》、司馬相如與揚雄的詩賦就在長安撰寫。長安的教育亦相當發達。漢武帝在這裏設立太學,太學是國家的最高等學府,發展最盛的時期,有學生三千人,他們來自國內不同地區。西漢長安也是中外交流的重鎮。當時西漢政府與日本、朝鮮、東南亞、南亞,甚至是中西亞國家開始交往,這些國家或地區的使節、商人、藝人均來到長安。漢代橫跨中西的絲綢之路,在中國方面以長安為起點。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冶鐵及鑿井技術等傳向西域,而西域的良馬、苜蓿、核桃、芝麻、葡萄亦東傳長安,再經長安向國內其他地方散播。因此有學者形容西漢時期的長安,「不僅是中國的首都,而且是世界東方的中心。」《長安史話:兩漢分冊》描述在長安出現的名人和重要歷史事件,使我們對西漢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外交發展,這些發展與長安的關係有進一步的了解。
【6】張銘洽、賈二強、常騰蛟編:《長安史話:隋唐分冊》,西安:陝西旅遊出版社,1991年。(298頁)
隋唐長安城的興建,始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至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才基本就緒,歷時七十二年。隋文帝楊堅以漢長安城距渭水太近,加上宮室殘破狹小,決定在該城的東南部營造新都,並命名為大興。大興城城中正北為大興宮,宮城之南是皇城,外面還有一層廓城。後來唐朝建立,改大興為長安,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大興土木,新建了大明宮、興慶宮等宮殿。由此可見,唐朝長安主要分為宮城、皇城、外廓城三大部分。宮城座落於長安城最北部正中,是皇帝居住和處理朝政的場所,而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是宮城重要建築。皇城又叫子城,在宮城南部,內有中央政府的各個機構,它是官員辦公的地方。外廓城是首都一般居民和官吏的住宅區,同時又是商業區。城正中有一條南北大道,名為朱雀門街,萬年與長安兩縣就以這條大街分界,萬年縣領街東五十四坊及東市;長安縣領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各坊里排列整齊規正,坊里與街道隔有圍牆,坊門開關有固定時間,管理相當嚴格。有學者指出唐代長安全城總面積達84平方公里,是中國古代也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座都城。至於全城人口數目,在繁盛時期超過一百萬。隋唐兩朝的長安,固然在政治上具有極重要的地位。唐代重要的政治事件,如玄武門之變、武周代唐、永貞革新、甘露之變等均在長安發生。與此同時,長安亦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都會。當然長安更成為文人學士、書法名家、丹青國手集中之地。王維、李白、杜甫、顏真卿、柳公權、吳道子等在長安創作了不少的不朽作品。由於唐代向外開放,對外國不同文化兼容並包,因此長安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長安史話:隋唐分冊》對隋唐長安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宗教、交通、藝術、風俗、娛樂等等狀況,全面地進行介紹。
【7】宋肅懿:《唐代長安之研究》,台北:大立出版社,1983年。(190頁)
由西周至唐代,是中國的上古與中古時期,當中西周、秦代、西漢三代,魏晉南北朝之前趙、前秦、後秦、西魏以及北周諸政權,還有隋唐兩個王朝,均以長安為首都。本書作者以為,以唐朝時的長安最值得研究,皆因唐代長安至為繁華,並且其於中國都城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地位。此外,渤海國的上京龍泉府與東京龍原府、日本的奈良和京都,它們的佈局規劃,皆明顯受到唐長安城的影響。作者說「歷來在關中所建的都城,以唐代長安為最繁榮。四海朝宗,諸蕃來貢,中外交通集於長安,使長安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都市。上自王侯邸第,樓台池館備極壯麗;下至閭里民居,門庭亦皆修整;三內宮闕宏偉,三苑亭閣悠美。從其朝野遊宴歡娛之情,足觀太平之盛。其在我國都市史上極具研究價值。……唐代的長安城是一座有完整計劃的政治性都市,規模雄偉,佈局壯麗,不但上承歷代的都邑制度精華,下啟宋、元、明、清京都的規制,也影響了唐帝國近鄰如渤海國上京龍泉府、東京龍原府及鄰國日本的奈良與京都,在中國及世界都市史上,有著最重要的地位。」全書分為十一章:(一)緒論:從長安看中國歷史之變遷──兼談長安之沿革;(二)建都長安的對外與對內形勢;(三)唐代以前建都長安與不都長安的分析;(四)隋朝大興城的興建;(五)唐長安城的修造史;(六)唐長安外廓城之佈局;(七)唐皇宮內苑及皇城的建置;(八)唐代長安城各坊區特色與市民生活;(九)唐代關中的離宮與陵寢;(十)唐長安城對其他都城的影響;(十一)結論──兼談唐以後不都長的解釋。
【8】劉章璋:《唐代長安的居民生計與城市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392頁)
傳統中國城市具有四個特點:(一)有防禦作用的城牆,圍繞居民的生活地區;(二)居民以從事非季節性的工、商、服務業或其他行業為主;(三)設有可以進行經常性的商品交換的場所;(四)在地域上有一定的政治、經濟中心的作用。就唐代長安而言,明顯具備了這四項特徵,它名副其實是一座城市。兼且長安在唐代時期,人口超過七十萬,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這些特色自然吸引中外學者注意,對唐代長安展開研究。回顧中外學者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發現他們側重探討長安的城市規模和建設、城市的節日風俗,以及知識分子與官僚貴族在長安的生活,然而對一般百姓的生活卻著墨不多。針對這個情況,本書作者對此進行深入研究,並進而分析百姓生計與政府城市政策的關係,兩者關係對長安城市發展的影響。作者表示「長安作為唐代首都,有關的研究多不勝數,成果甚豐,然不少研究集中於城市結構;或從考古發掘中重構長安的城市規模和建設、或從詩中記載中尋找居民生活的精彩片段,有的寫文人雅士生活,有的重組官僚貴族的華麗,也有表現節日時普天同慶的歡娛;卻鮮以城市生活中的大多數平民為中心。本文建基於唐代長安的城市研究,嘗試探討首都居民的生計,在傳統四民階級上再作分析,配合政府的城市政策,探討二者間相互關係,對城市造成的影響,從而了解城市的變化。」全書共有五章:(一)引言;(二)城市的佈局和發展;(三)唐代長安的居民生計;(四)唐代的城市發展;(五)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