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1 2 3 4 5 6 7

 

二、柳詒徵的生平簡介

1. 幼年苦學成才 (1887-1898)
柳詒徵出生於詩禮家庭,書香世代。然而,其父早逝,家道中落,生活困苦,自少便與母親相依為命,沒法到學堂接受教育。幸而,其母略懂經籍,故親自督導柳詒徵學習。在她的嚴厲管教下,柳氏幼時已學習古文唐詩,四書五經,並抄錄詩人如鮑皋、余京、張曾、李御等的詩詞。柳氏曾在〈我的自述〉中回憶說:「自七歲至十五六歲,逐日念生書,背熟書,止有臘月廿日以後,可以自由看書、抄書、遊戲。其餘讀書之日,自天明起即背書。各書不背完,不能吃早粥。」而其舅父的友人孫維祺為一有名的書法大家,也指導柳氏抄寫《說文系傳》,藉此,奠定了書寫篆字的功夫,以及掌握解讀古文的能力。

1896年,柳氏應童生試,進入府學讀書,成為禀膳生員。由是,年紀僅有十六歲的柳氏有機會博覽群書,求學於大家,學問大增,除了認識歷史沿革、典故紀聞外,還認識了不少清代名家的治史經歷,從而啟發了柳氏走向史學研究的道路。早於1894年爆發了驚動全國的中日甲午戰爭,刺激了部分清末士子的圖強雄心,變法救亡的呼聲日益高漲。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百日維新的變法運動亦於1898年推行,惜只維持了一百零八天便告吹了。而在變法的巨輪下,柳詒徵無法走回傳統科舉制度下入仕之途,只好轉而接受新的挑戰。

2. 少年走向文教 (1900-1926)
1900年,二十歲的柳氏進入了南京江楚編譯局,從事編譯教科書的工作。令柳氏意想不到的是,因緣際會下能夠認識當時著名的文史學家繆荃孫,並得以成為繆氏的學生。藉著與繆氏的關係,柳氏有機會到日本考察,主要了解當地的學校建設、課程設計、教材編撰等,大大打開了柳氏的眼光,確定了「辦學校、開民智」的重要性。

回國後,柳氏積極投入近代中國的教育事業中,先後創辦了南京思益小學、江南中等商業學堂、鎮江大港小學、江南高等學堂等,並負責教授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等科目,此外,也陸陸續續撰寫教材如《歷代史略》、《中國教育史》、《中國商業史》、《商業道德》等,著意培訓人才。

1915年,柳詒徽受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江謙之的聘用,出任為國文及歷史學科的教員。當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可以說是東南地區的重要學術中心,後改名為「東南大學」,議訂學制,加強師資,而柳氏專任歷史系教授,主要教授中國文化史、東南亞各國史、印度史、中國政治制度史以及各家文選等。此外,他還推動學術研究,曾與吳宓等創辦《學衡》雜誌,更鼓勵學生如繆鳳林、景昌極等出版《史地學報》、《文哲學報》等,加強師生之間的研習風氣。可是,1925年,因發生了「東大學潮」,遂令柳氏毅然辭職。其後的一兩年間,曾到東北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大學等學府任教。

3. 壯年開展圖書館事業 (1927-1937)
踏入北伐時期,社會動盪,流離失所的柳詒徵於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出任圖書館館長一職,歷時十載之久。在柳氏的管理下,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得到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在充實館藏方面。他首先著眼於開源節流,把節省回來的資金都應用到購置圖書上,並千方百計地在各省羅致珍本善藏書。在他管治的十年內,藏書量由原先的五萬冊,增至二十四萬冊了,成為當時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之一。

此外,柳氏為了促進圖書館的使用率,故把開放的時間延長,又為長期讀者提供住宿的服務。據1930年的紀錄,國學圖書館全年開放日數達274天,到訪人數有3,293人,借出書籍有3,881種,共27,080冊之多,與當時公共圖書館的使用率相比,可以說成績甚為彪炳。還有,他又積極整理館內的古籍,把它們分類編目,並聘請了目錄版本學的專家學者如王煥鑣、范希曾等協助主理,完成《國學圖書館圖書總目》三十六冊。而且,柳氏又提議復印館藏的宋元刻本、名著孤本、名家稿本與墨寶等,以廣流播,方便學人閱覽。同時,又創刊《國學圖書館年刊》,目的在於推動學術研究的工作,除撰寫論文之外,還負責審閱所有來稿,以確保期刊的學術水平。

而在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發,日本展開了侵華的行動後,柳氏有感要鼓勵大眾群起抗日,便刻意大量複印《經略復國要編》、《遼事紀聞》等關於復國以至抵禦外敵的書籍。他希望這些文字可以喚醒國民的「抵禦外侮、反抗強敵」的愛國情緒,共同激發抗日的力量。此外,由於戰事的緣故,柳氏把一大批館藏古籍裝成百多箱,運到南京的朝天宮地庫和蘇北興化縣的羅漢寺、觀音閣等地。本以為可以妥為保存,惜南京淪陷,大部分典籍亦難逃一劫,全遭日軍焚燬,這令柳氏抱撼不已。

■ 4. 晚年克盡學人本色 (1938-1956)
抗戰時期,柳氏如百姓一樣過著漂泊避難的日子,先後走難到杭州、上海、蘇北、重慶等地,從事教學和撰書的工作。曾到中央大學文學院任教,指導研究生,並撰有《國史要義》,是一本總結其史學思想的名著。

中國抗日勝利後,柳氏便積極籌謀如何接管和保存圖書文物的工作,曾致函〈接收收復圖書文物〉於教育部,提出「須對敵偽劫去之圖書文物,徹底追查,各歸其主」,並「嚴密關防,勿令彼方所留職員得乘敵我交替之時,隱藏盜竊」,務求教育部多加重視,以期早日物歸原主。此外,柳氏亦立即部署復任國學圖書館館長的工作。他銳意盡快重開圖書館,故親自編修《國學圖書館現存書目》,並率領員工整理圖書,把十多萬圖書安排上架,以早日振興中國文化事業為目的。其後,他積極參與各種文化學術活動,如1947年出任國史館兼職纂修、1948年出任中央研究院的歷史學科組院士、1949年出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圖書組主任、1951年出任上海市圖書館籌備委員會委員,更在1951年回到家鄉,任鎮江市文物名勝保管委員會委員等。

1956年初,柳詒徵因勞累過度,體力不支,重病在床,最終辭世於2月3日,享年77歲。可見柳氏晚年孜孜不倦地為家鄉甚至中國的文化事業努力,貢獻良多,值得欽佩。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