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的海岸線連在一起,朝鮮半島南端與日本列島之間有朝鮮海峽隔海相望,地域鄰近使中國與朝鮮半島上的水上交通很早便已開展,朝鮮半島且成為古代中、日兩國航路的天然中間站。《尚書》〈大傳〉:「箕子率民就封於朝鮮」,《山海經》〈海內北經〉:「倭屬燕」。中國古代文獻的這些記載和傳說,印證了東亞三國之間有悠久的交往歷史。
中國正史有徐福東渡的描述。《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載,秦始皇「使徐福入海求神異物……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後人推測當時的航線,可能是從山東半島萊州灣出發,渡渤海至朝鮮半島的東南部,渡過朝鮮海峽進入日本北方的九州島,再經瀨戶內海抵達日本本土。這條航線,稱為「北路」。漢武帝時在朝鮮半島置玄菟、樂浪、臨屯、真番四郡,漢代以降,中國與朝鮮半島和日本的海上往來逐漸增加,於是形成了中國──朝鮮──日本的「北路航線」,另外又有中國──日本的「南路航線」,至唐代時,南北兩條航線都已相當成熟。
(一)北路航線,又分「北路北線」和「北路南線」兩條:
- 北路北線從現時江蘇或山東沿海出發,北上橫渡渤海海峽,至遼東半島南端,沿黃海東行,過鴨綠江口,轉向東南入朝鮮灣,循朝鮮半島南下,可達朝鮮半島南端,或橫渡朝鮮海峽到日本。這條航線迂迴曲折,航程漫長,但因近海航行而比較安全,是最早運用的航線。
- 北路南線在西晉時逐漸形成,其路線是在山東半島向東橫渡黃海中部水域,到達朝鮮半島中部的瓮津(即當時的百濟),由此處南下可至日本。這條航線的航程較短,但因橫渡黃海時海流的影響,對船舶和航行的駕船技術要求較高。隋代的裴世清出使日本、唐時的日本僧人圓仁來往中國,宋代的陳靖、劉式出使高麗,均取道這條航線。
(二)南路航線,即由中國橫渡東海至日本的捷徑。唐時,新羅重新統一高麗、百濟,中、日間的往還開始採取橫渡東海的路線,南路航線也有兩條:
- 南路北線可由楚州(今江蘇淮安)、揚州、明州(今浙江寧波)、越州(今浙江紹興)、溫州等港口出發,循東偏北的方向橫越東海,直趨日本現時的平戶與五島列島。唐時已相當熟悉東海的氣象和水文,利用海流只要五、六天便可走畢全程。
- 南路南線由越州、明州出發,向東橫渡東海,至日本南端奄美,然後逐島北航,越過大隅海峽至現時九州的鹿兒島,再沿現時熊本、長崎西海岸轉入瀨戶內海,抵達奈良。這是唐時日本人運用較多的航線,鑒真和尚曾經乘搭日本遣唐使的船隻走過這條海路。南路南線因為繞航日本南方島嶼,所以中國船隻大多不走此路。
自三國至宋代,在「中國──朝鮮」和「中國──日本」海路上往來的船隻以中國為多。中國航海船舶的水密隔艙結構,使海船具有良好的抗風浪性和漂浮性;中國航海人員認識東海信風的規律並能較正確地運用,在東海航行中佔有很大的優勢。但其後由於明代較長時間實行海禁,東海航路便逐漸被日船所壟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