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景名稱 |
景色介紹 |
蘇堤春曉 |
蘇堤自南第一橋至第三橋,堤西各連著一個半島,依次建有先賢堂、湖山堂、三賢堂。湖山堂是游湖中轉站,集飲食、觀賞、游玩、購物於一地。島上建築「卓然為西湖湖堂宇之冠」。蘇堤春曉景點應在湖山堂處。 |
平湖秋月 |
在西湖邊,自南至北有四座城樓。在今的景點處,有唐代時興建的望湖亭。 |
花港觀魚 |
花港之後的花家山坡緩峰低。 |
斷橋殘雪 |
在白堤附近,有高坡或孤山。 |
柳浪聞鶯 |
該景點本是宋高宗、孝宗時的御花園聚景園,南宋中期後漸次荒落,倖存建築僅二三處,成為平民游覽地方。 |
雷峰夕照 |
葉肖岩筆下的雷峰塔過瘦,與李嵩《西湖圖》中的雷峰塔判若二塔。 |
兩峰插雲 |
兩峰即是南高峰與北高峰。錢塘門外昭慶寺前瀕湖處的先得樓(又名望湖樓)就是最佳的觀景點。南宋吳文英有詞寫其景,題在先得樓上。 |
南屏晚鐘 |
在葉肖岩筆下佛寺殿閣被山遮去大半,只露出幾個屋頂。 |
三潭印月 |
三潭實指湖中三座瓶狀小石塔。這三塔原是北宋蘇軾(1037-1101)治理西湖後,分置在蘇堤東西兩側水面上的禁令標誌。南宋前中期無人提到湖中三塔,直到民間掀起西湖十景熱,才重新被人提及並一起移到了蘇堤東側,形成「翠台如鼎,簇簇小浮屠」的景觀。 |
麯院風荷 |
麯院是南宋官辦的釀酒作坊,「取金沙澗水造麯以釀酒」。麯院原在趙公堤的西端、九里松旁。 |
除西湖十景外,豐樂樓和江湖偉觀閣亦是重要勝景。豐樂樓在西湖南岸涌金門外涉湖處,是新考中進士的人士聚飲之地。南宋不少文人曾寫詩詞讚美其景色,吳文英(約1200-約1260)長詞《鶯啼序》曾大書於樓廳屏風。江湖偉觀閣在葛嶺南麓半山坡,憑欄縱目,錢江、西湖、南山、東城,盡收眼底。此外,西湖湖中或四周亦建有許多水亭,部分水亭的四周有長松高柳,蒼岩翠荷,令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