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史記》 |
|
照〈太史公自序〉所說,他撰寫《史記》的動機主要有三:
第一、是繼承父親的遺志。其父嚮往先人久絕的世業,重視孔子作《春秋》的偉大貢獻,有志於歷史的論述,但不能及身實現這個願望。復且漢武帝首次舉行漢朝的封禪典禮,到泰山上去祭祀天地,是古今曠見的大典,司馬談身為史官,竟不得參與其役,引為畢生憾事,至於發憤而卒,臨終時要司馬遷繼承他的志願。司馬遷答應了父親,此後即致力於撰寫史書。《史記》中列〈封禪書〉為八書之一,也可以說是稟承父志的一個表示。
第二、是慘遭酷刑的刺激。司馬遷經此侮辱,本欲了卻殘生,但以所著書草創未就,故受極刑而益自勉,並以古人的發憤自況。〈自序〉說:「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
第三、是負起史家的責任。司馬遷能夠寫成這部劃時代的巨著,自有其遠大的抱負和責任感,〈自序〉中曾表明以繼孔子為心志,又說:「且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也正如他在〈報任安書〉所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幾句話,充分表達了司馬遷寫《史記》時的目的要求。
|